第60章 借西南局势找话题!
历史中的朱高煦终究是个彻头彻尾的悲剧角色。
尽管我虽是穿越而来的特殊存在,但要是缺乏八奇技或道典这样的巨大优势助力,仍旧逃脱不了命运的枷锁!
“那只是因为你威胁到了他们父子二人的王位。”
“要是你选择放弃,或许他们未必就会如此对付你。”
朱元璋带着一丝无奈地说道。
“放弃?”随即朱高煦不屑地回应,“皇爷爷,当初您家那位可是鼓励我去争一争的啊!”
“世子体弱多病,而你需要更加努力。”
“那饼描绘得可是十分诱人呀!”
朱元璋闻言哑然。
“难道你是存心要让这段对话变成无解之题么?老四这个混账玩意,做老子的怎么能这样给儿子画大饼?既然一开始就没打算传位于他,干嘛又不断许诺给人希望呢?这不是皇家大忌是什么?我认为自己在这方面表现还是不错的。
都说我独宠太子朱标,其他的皇子加起来也赶不上他对我的重要性,可这是有原因的。
一是我真的偏爱朱标,毕竟他是嫡长子;二是为避免其他皇子产生不切实际的野心,保护他们是我的本意。
站在我的角度,考虑的事情就不仅仅只有亲情那么简单了!所以我从来不会给予别的儿子一丝一毫成为储君的机会,从源头上打消他们对于皇位的渴望。
然而唯独到了老四那里,却恰恰走反路。”
朱元璋清楚朱高煦演变成今天这个模样,老四朱棣是要负重大责任的。
“其实我们确实很想抽你爹几鞭子,只可惜我们眼下办不到了。”
朱元璋苦涩地摇头苦笑。
“没事,虽然您不能这么做,但我还是能做到的。”朱高煦笑着回应道。
朱元璋一时无言。
“刚才不过是句玩笑罢了,不过我也确实要好好想想怎么跟我那皇帝老子谈这桩生意。”说着,朱高煦开始布置笔墨纸砚,准备给朱棣写信谈精盐一事。
想要将精盐引入明廷的其他地方,必然躲不开朝廷的耳目,为了不让事情变得更加复杂,最直接有效的方式便是搞定自己的父亲朱棣。
一旦说服了皇上,所有的问题都好解决了。
只不过,与其说是朱高煦写的这封信,不如说是朱高煦当了个提笔之人。
实际上内容全由诸葛亮逐字口述而成。
写作这类的事上,即使十个朱高煦加起来也比不上一个诸葛亮。
关键是要能够说服朱棣才是!
“孔明先生果然满腹经纶啊!这样一来只要等到精盐样品制出之后,一并发往应天就行了!”
朱高煦对这封信甚为满意,收好放入信封后含笑说道。
“如果能为汉王提供助力那就再好不过了。”
诸葛亮微微一笑以对。
“无需过谦,日后你还有很多能为我效劳的地方。”
朱高煦自然也会好好利用这些亡灵帝王的潜力,目前只是还没有明确计划而已。
至于准备制作符纸傀儡,也需要收集一些原料准备时间。
当然朱高煦并没有发觉的是,自己每个举动都在改写着那个他的皇帝老爹能够预见的历史和未来图景。
几天过后。
应天府,皇宫之中。
“陛下,郭家那边的事情我已经处理妥当了,现在就等您下令赐婚呢!”
“您打算何时让二皇子迎娶妃子?”
徐妙云步入奉天殿,见到朱棣时便直截了当地问道。
“妙云啊,你来得正好!”
“朕有件事想跟你商议一下。”
朱棣听罢,却故意绕过了朱高煦的婚事,一脸认真地对徐妙云说道。
“陛下想要说什么呢?”
徐妙云带着好奇反问。
“朕想着呀,既然郭家小姐要前往云南,不如我们亲自过去参加老二的婚礼如何?”
朱棣将这几日思索的内容直接告诉了徐妙云。
自从上次洞悉朱瞻壑未来的梦境之后,朱棣深觉历史进程需有所变化,且至少要加速一些!同时他觉得若要摊牌于老二朱高煦,则越早越好!
日子久了,怕父子间嫌隙会更深。
之前封大儿子朱高炽为太子时,老二虽然有些傲气,但对他这个父亲还是很敬重的。
但自朱高炽封太子之后,这小子身上叛逆之心渐显。
如此持续下去,终会心生离意。
朱棣此刻甚至对自己让朱高煦提前去云南之事有所懊悔了。
“陛下是说我们也一同去云南?"
徐妙云听完朱棣的话语后简直目瞪口呆!这老头到底打什么主意呢?
刚将老二打发去云南就藩,现在怎么巴巴跟着去了呢?
而且他是皇帝呀,岂能随随便便离开都城的呢!朝中事务怎么办呢?江山不要了吗?
“没错,朕正准备以南巡之名前去,最近南疆形势不稳,可能不久便会有战事发生呢!”
"朕也得给二
皇子这孩子提提气势不是?"”
朱棣装模作样把边境局势当作理由说出了口。
毕竟有些想法目前还无法告知徐妙云。
“可是陛下你若离开了京城,朝廷又该怎么办呢?”
徐妙云虽然没有挑朱棣说法的刺儿,但总觉得这事儿不靠谱得很。
“那就让太子监国呗!”
“我们册立老大为太子不正是为了他能够帮我们管理国家政务么?”
朱棣毫不犹豫就把朱高炽推了出来。
徐妙云听着哑口无言:做甩手掌柜还说得如此理所当然,关键是朱高炽当太子才多久呢?
他对国家大事还不太精通吧?此时让他监理朝政合适吗?
“哼,你还别担心了,要是让老大负责,那一定高兴到不知东西南北。”
“这也是咱们这位为人父亲的信任嘛!”
“还有朝中有众多大臣如杨士奇、夏原吉等等,他们难道不会辅助这位太子殿下么?”
显然朱棣猜出了徐妙云的心思,尚不等她发问,就把她的顾虑全数驳回。
“可你是皇帝啊,真这么一走就能成行?我看满朝文武都不一定会同意呀。”
徐妙云无奈叹了一口气道。
“只要你同意就好,其它事情包在朕身上!回头朕再和老大商定计划!”
“朝堂之事肯定会妥善安排,朕才能安心离京。”
朱棣急忙拍胸脯保证道。
“那你自行裁度吧,我先回去坤宁宫了!”
徐妙云哭笑不得地点头后径直离开了奉天殿。
待其背影消失,朱棣立刻命人传朱高炽与朱瞻基父子以及姚广孝和尚前来奉天殿议事。
朱高炽与朱瞻基父子刚抵达奉天殿前,就见到姚广孝正朝这边走来。
“大师,可知陛下召我们何事?”
朱高炽好奇地问道。
“估计应当是为了云南之事,关于汉王的处理,今日或许能有个定论!”姚广孝对朱高炽提醒道。
“因为老二?”
朱高炽虽然惊讶,但既然姚广孝这么说了,想必不会无事。
“老衲若此次云南之行能够成功,必能替太子解除后患!”
“太子不必忧心!”
姚广孝知道朱高炽顾虑何在,随即对他做出保证。
“那就全靠大师了!”
朱高炽赶忙点头回应。
其实不久前姚广孝突然来访,告知他西南出现变故,声称老二朱高煦可能危及他们父子的皇位时,朱高炽并不完全相信。
但他也知道姚广孝绝非空穴来风,派这位老和尚前往云南查明真相,多少可以让他安心一些。
只是他没想到之前向老爷子提及此事,竟被直接训斥出门。
刚刚收到朱棣召见的消息时,朱高炽的第一反应便是此事可能还是因老二朱高煦而起。
除此之外他也想不出其他理由。
很快,朱高炽带着朱瞻基,随着姚广孝一同进入了奉天殿。
“你们都到齐了?坐下来谈吧!”
朱棣正躺于竹塌之上,扫视了进来的三人,语气平淡地吩咐。
“爹,您今日将我们都召来,可是有什么差遣?”
朱高炽试探着问道。
“我想与你们商议件事。
前些日子收到南疆急报,说是兰纳部族以及安南地区近来颇为不安分,时常侵扰我西南边陲。”
“对此你们有何看法?”
朱棣缓缓询问道。
“这个……爹,老二和西平侯不都在云南吗?”
“有他们在西南守卫,就算有外敌侵犯,也不至于造成太大的波澜啊!”
“您又是在想什么呢?”
朱高炽下意识看向姚广孝,见老和尚毫无表情,便直接开口询问。
他知道,老头子这是借西南局势找话题!
这西南边境闹腾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为何今日偏要把这件事提出来议论?
必定还是要说老二啊!
“我想亲自带张辅率大军前往,一举解决西南的问题!”朱棣同样平静地开口说道……
话音一落,朱高炽和姚广孝都露出惊讶之色,面面相觑!
开始还以为朱棣提起边境事务,是想找个借口派兵探查老二朱高煦的情况。
即便要平定西南,派遣一个张辅已经足够了,况且西南还有沐晟和朱高煦在镇守,哪里需要皇帝亲自出征?
可朱棣却偏偏说自己要亲领张辅去西南,显然大大出乎他们的意料!
“爹,您莫不是同儿子开玩笑呢?”
“您可是皇帝啊,还亲自带兵征战前线?”
“那朝廷怎么办?”
“您不管了吗?”
朱高炽满是疑惑地质问朱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