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顺天府(第2页)
所有百姓不但能够吃饱饭,还可以在父亲创办的工厂中工作获取报酬,日子过得愈发红火。
云南整体经济水平甚至不逊于江南地区,隐隐已有超越的趋势。
然而,这一切都是外界无从知晓的,大明朝廷更是全然蒙在鼓里!
摊丁入亩?官绅一体纳粮?
这些究竟是什么政策?
朱高煦居然在封地内实施自己的新政,完全颠覆了大明朝廷的规定!
朱棣目睹这一切,内心震颤不已,却又一时难以应对。
虽然朱高煦的行为确实在挑战常规,但从效果来看确实卓有成效。
单看云南一地的发展情况,足以让这位大明皇帝眼热!
这说明朱高煦的做法或许是正确的。
关键问题是,不论原因多么正当,作为臣子他也越线了。
不管结果好坏,在皇帝眼里、在朝廷立场上,他已经是罪不可恕!
何况在云南,朱高煦简直如同一位独立的土皇帝!
这样的政策若提上朝堂讨论,必然会激起强烈反对,因为它们严重损害了大多数官员的利益,自然没人愿意支持。
但你看朱高煦怎么做的?简单粗暴:谁敢反对就除掉!为推行新策,他可谓无所不用其极!
永乐八年,朝廷传来消息说皇爷爷打算亲征漠北,而父亲在得知此事后,将封地事务交托给了你。
父亲打算前往交趾建设一个大型军港及造船厂!
嗯?
老二竟然还造起船来了?
还建军港?
这老二到底想干什么?
难道他不知晓朝廷禁海令吗?
朱棣当场愣住!
虽说郑和在永乐年间六下西洋是官方行为,但私人船只仍是严禁出海,这是自洪武朝起延续下来的规矩。
即便你朱高煦贵为藩王,也不能擅自违背朝廷规定造船出海吧!
简直肆无忌惮!
不过朱瞻壑与朱高煦并不在一起,一个在昆明,一个却
在交趾!
朱棣通过朱瞻壑的视角无法了解朱高煦在交趾具体做了什么!
永乐十九年,朝廷迁都北平府,而在之前,皇爷爷已进行了三次北征。
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变化,云南的繁荣早已日新月异!
你终究没让父亲失望,将整个封地治理得井井有条。
这些年父亲往返奔波于昆明和交趾之间,虽未去交趾,但从父亲口中你知道,那里的军港和造船厂早已完工,属于你们的巨舰也都成功下水!
你还了解到,父亲在交趾秘密训练了一支规模达数万人的水师舰队!与此同时,你的三个弟弟和两个妹妹相继诞生!
朱棣猛地瞪大双眼!
数万人的水师舰队?
朱高煦意图何为?
郑和庞大的舰队已然惊人,不过也就这般规模吧?
这小子竟能组建如此规模的水师舰队?
难道云南之地的富饶程度真的已经到了可敌一国的程度了么?
永乐二十二年的某个时刻,父亲突然告知你,他将前往漠北,而你则需要承担起管理封地的责任,并且数月之内不会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