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倒是有趣!(第3页)

 朱棣立时起身,寝宫之中来回踱步,心思重重:该如何处置这对叔侄呢? 

 他不是朱元璋那般的刚愎之君,毕竟自己也是靖难之役从侄辈手中夺下江山! 

 只是他实在不愿看见己出子孙重蹈覆辙呀! 

 这便是报应了么? 

 他在子孙身上偿还曾造之过咎吗? 

 “来人!” 

 朱棣忽然大声唤喝。 

 “陛下,有何指示?” 

 在外值守的太监黄俨赶忙进前问道。 

 “速速派人去老二府邸,将这逆种立即传唤来见!” 

 经多番考量,朱棣仍决定先与朱高煦当面计较! 

 现下他只给朱高煦两条活路,一条随姚广孝修行修道! 

 另一条则赴藩就位,尽早远去不再生事! 

 至少以此可遏制其心性,防止再生异想酿祸殃及性命! 

 听罢朱棣命令,黄俨登时目瞪口呆! 

 这陛下半夜又发何疯? 

 宫门已然紧闭,要如何去叫人? 

 只见朱棣面色铁青,黄俨虽心存疑窦,但也不敢多言,心想这等差事还是交给锦衣卫办理为妥。 

 眼下纪纲那小子恰好当值。 

 “且慢,让纪纲前往,你速去鸡鸣寺将大师请到宫中来见朕!” 

 朱棣话音未落又改变了主意,顺带提到了姚广孝这个老和尚。 

 “奴婢遵命。” 

 黄俨连忙答应一声,快步退出殿外。 

 要知道纪纲可是锦衣卫的都指挥使,但他上面还有一位主子——三皇子朱高燧。 

 或许朱棣觉得老三适合管理锦衣卫之事,就把这部分事务交给了朱高燧掌管。 

 这样一来,纪纲不仅要听从皇帝之令,还得看朱高燧的脸色行事,满肚子苦水只能往肚里咽。 

 当听到皇帝命令他立刻前往二皇子朱高煦的府邸将其带到宫中时,纪纲一脸迷茫。 

 这位爷不是刚刚从天牢里放出来没多久么?这家人还真是不安分! 

 “大人,是否要知会三殿下?” 

 一名手下小声提醒纪纲。 

 “你没看见皇上有旨在此等着么?如果再去通报三殿下,恐怕黄花菜都凉透了!” 

 纪纲不耐烦道,“随便派人传个口信便足够,你等随我速去二殿下府上。” 

 对于朱高燧这个人,纪纲心里十分反感,这名手下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要不是他这么一说,纪纲说不定连派个人送信都不会。 

 就这样,一行太监和锦衣卫在深夜匆匆离宫而去。 

 此时朱高煦正专心修炼于书房中,凭借敏锐的感官,在这夜深人静的时候,他对府外的任何动静都能立刻察觉。 

 当他发觉纪纲带领一队锦衣卫抵达门外时,立即就知道对方来了。 

 “这大半夜的,纪纲亲自登门?” 

 “倒是有趣!” 

 确认是纪纲无疑后,朱高煦眼中掠过一抹奇特神色。 

 果然不等人喊门,府门自行从里面打开。 

 纪纲正准备敲门,没想到门竟然开了,不禁愣住。 

 这是凑巧?还是知道我们会来? 

 抑或是深夜还有人要出门? 

 迎出来的是谁,还能有别人么? 

 “纪大人,今晚什么风吹您到这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