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当大唐话事人,我杜荷说的曾经也是个青涩的少年

第878章 李世民的哀诗(第2页)

 她这些天每天晚上陪伴李世民左右,知道李世民作了一首诗,而且质量上乘。 

 因为知根知底,她这才敢建议李世民先来。 

 “好!” 

 李世民点了点头。 

 他在众人的瞩目下,站起来走到大殿中心处,随后背负双手朗声说道。 

 “朕前些日子跟媚娘和杜荷登山,听闻阵阵蝉鸣,于是有感作了一首诗。” 

 “散影玉阶柳,含翠隐鸣蝉。” 

 “微形藏叶里,乱响出风前。” 

 此诗一出,众人还未来得及品鉴,当即鼓掌大喊道。 

 “好诗!” 

 “此诗真妙啊!” 

 虽然终南山上没有柳树,但是谁在乎呢? 

 反正这首诗朗朗上口,而且还是陛下的大作,大家鼓手称赞即可。 

 燕淑妃点评道:“此诗字字珠玑,意境深远,乃一首佳作!” 

 “哈哈哈!”李世民欣喜大笑,随后朝杜荷说道:“杜荷,该你了。” 

 听到李世民的话,众人纷纷把目光放到杜荷的身上。 

 大家的眼里,充满了期待。 

 杜荷没有犹豫,站起来拱手说道。 

 “在终南山的这段时间,臣对这初秋之景也有感而发,于是作了一首《秋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诗仙一出手,就知有没有。 

 当杜荷把唐代诗人刘禹锡的《秋词》搬出来,顿时让众人陷入沉默之中。 

 此诗虽然没办法和《登高》相比,但也是一首传世名诗,而且还是上过小学课本的那种大作。 

 武媚娘摇着头说道:“陛下和韩国公的诗作一出,我的脑子里倒是没有灵感。” 

 接着她端起酒樽,朝李世民和杜荷示意道。 

 “陛下,韩国公,本宫敬您们一杯。” 

 因为李世民己经走到大殿中心位置,他自然不需要喝酒,而杜荷只好给自己倒了半杯酒。 

 还不等杜荷喝酒,武媚娘继续说道。 

 “韩国公,本宫的酒樽己经倒满,您的酒樽可没有倒一半的酒。” 

 眼睛这么尖? 

 隔这么远都能看清他倒了多少酒? 

 燕淑妃和李君羡等人纷纷出声,示意杜荷也要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