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当大唐话事人,我杜荷说的曾经也是个青涩的少年

第845章 李恪和李治的新任命(第3页)

 “父皇当场加封李恪为右武侯大将军,并答应他以后率领一路大军,去参与这场战事!” 

 呃... 

 杜荷的嘴角微微一抽。 

 让李恪这个皇子去立功,李世民是想把李恪培养

为李道宗和李孝恭那样的人,还是想看看李恪的统帅能力如何? 

 思索中,杜荷发现不对劲。 

 他惊愕问道:“殿下,右武侯大将军不是晋王在担任么?” 

 贞观十年(636年),文德皇后长孙氏去世,时年九岁的晋王李治,悲哀思念之情感动了李世民之人。 

 于是父爱泛滥的李世民,当即任命李治为右武侯大将军。 

 不过李治的右武候大将军,跟李泰的左武候大将军一样,都是没有实权的虚职。 

 当前的十二卫大将军,基本上都被架空兵权。 

 所有的兵权都集中在各州的折冲都尉、部分实权都督、以及各州刺史身上。 

 李承乾黑着脸说道:“父皇加授李治为太尉,兼并州大都督,督并、代、沂、汾、石、代、赵、刑、洺、岚、潞、朔十二州军事!” 

 杜荷心神一动。 

 他疑惑问道:“殿下,陛下想让晋王去就藩吗?” 

 寻常的皇子在几岁的时候,李世民就己经给他们划分封地,甚至还把他们赶出长安,去封地就藩。 

 而李治今年己经19岁,这还是李世民第一次给他划分封地。 

 不过嫡子就是嫡子,李治的起步就远超其他皇子。 

 李承乾摇了摇头:“父皇让李治不之官,依旧留在长安。” 

 怪不得李承乾脸色这么难看。 

 原来李世民又悄悄地给两个皇子,赋予了不少权力。 

 杜荷思索了许久,他微笑着宽慰道。 

 “殿下,陛下让楚王李恪去开疆拓土也好,有一个能征善战的皇子,以后也能替您镇守一方。” 

 “至于陛下封晋王为司徒,也不必担忧,毕竟只是虚职而己。” 

 “虽然晋王还被任命为并州大都督,督十二州军事,可晋王和麾下的党羽,他们不敢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