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当大唐话事人,我杜荷说的曾经也是个青涩的少年

第759章 新设一部(第2页)

 中书令岑文本的病情忽然加重! 

 得知此消息后,李世民不仅派宫中的太医前去诊治,还把孙思邈也请了过去。 

 因为岑文本己经灯枯油尽,就连孙思邈这个神医亲自出手,也没有丝毫的办法。 

 接连数天时间李世民都没办法上朝,他除了在后宫养病以外,每天都会抽出一个时辰去探望岑文本。 

 而李承乾这个太子,自然而然被拉出来监国。 

 因为李承乾有多年的监国经验,加上文武百官都待在长安,所以他处理国事也是得心应手。 

 时间过得很快。 

 转眼便到了三月底。 

 随着天气变的暖和些,李世民的风疾也得到缓解。 

 李世民的身子刚恢复了一些,马上派人传召百官,开始了封禅回来后的第一个朝会。 

 太极殿内。 

 等三省六部和九寺五监的主官汇报完各部的事情后,李世民满是感慨地说道。 

 “诸位爱卿,你们平日里都要保重自己的身子啊!” 

 “此行泰山封禅,朕跟岑文本和颜师古等人相继病倒,而颜师古更是己经病亡。” 

 “朕认为应当大力发展医术,让百官和天下百姓都能及时地诊治身子!” 

 站在太极殿内的一众文武大臣,基本都是随他征战天下的人,早些年大家吃过无数的苦,身子多少都会留下暗疾。 

 李世民自己倒还好一些,宫里有大量的太医在,而且隔一段时间会给他检查一番身子情况。 

 而他的一众臣子平日身子劳累,也不会特意找太医查看身子。 

 大家平时可能没什么事情,可暗疾一旦爆发出来,那己经是十分严重的地步。 

 李大亮、颜师古和岑文本三人亦是如此。 

 听到李世民关心的话,再联想此行泰山封禅的点点滴滴,众人一齐持着笏板站起来行礼道。 

 “谢陛下关心!” 

 李世民摆了摆手说道:“去年太子率军征伐高句丽的时候就向朕提议,要开设医学院大力发展医学!” 

 “经过朕这段时间的考虑,朕打算成立医部司,任命神医孙思邈为医部司郎中!” 

 一开始李世民并没有这么重视医学,可出了这么一件糟心的事后,李世民便对医学提高了重视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