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当大唐话事人,我杜荷说的曾经也是个青涩的少年

第756章 谋划中书令(第3页)

 如果再不争取中书令这个职位,整个中书省都变成李治派系的人,这对东宫势力将是巨大的打击。 

 李承乾挑着眉头问道:“杜荷,你认为该支持谁担任中书令?” 

 “要不你去争取一番吧?” 

 虽然中书令这个重职由父皇钦点,可父皇在考教人员的时候,他这个太子完全可以建议合适的人。 

 啥? 

 让我去争取中书令? 

 杜荷听到李承乾竟然让他去争取中书令,他的脸上顿时露出哭笑不得的表情。 

 他撇了撇嘴说道:“太子殿下,中书令须写诏诰及军国大事的文稿,必须文采斐然

之人才能胜任。” 

 “我虽然作诗有点天赋,可写文章却极不擅长。” 

 如果杜荷自己不能抄后世大诗人的诗词,他在文学方面的天赋,只能用差到没眼看来形容。 

 杜荷接着说道:“我认为御史大夫马周会是下一任中书令的人选,到时候我们将其拉拢到东宫即可!” 

 当前朝堂之上,有能力担任中书令之人也就马周、褚遂良和房玄龄等少数几人。 

 现在房玄龄年近70高龄,李世民不可能让他担任,而褚遂良刚升任中书侍郎不久,也不可能继续升任。 

 唯一最合适的人选,就是写得了一手好文章的马周,他不管官职还是资历,都完全能够胜任中书令一职。 

 李承乾期待地说道:“如果是马周担任中书令就好了!” 

 虽然马周没有明确要投靠东宫,可他对东宫的善意李承乾心里十分清楚。 

 再加上马周是深明大义之人,即便他现在担任晋王府长史,也不会支持李治跟他争夺储君之位。 

 接下来杜荷和李承乾两人又嘀嘀咕咕商议了两个多时辰,首到太阳的余晖斜照进大殿,杜荷这才脸色疲惫地离开大殿。 

 ... 

 夜幕降临。 

 坐在乾阳殿内喝酒的杜荷,忽然想到洛州刺史贾敦颐求救之事,于是他当即站起来对杜武和张师政等侍从说道。 

 “去刺史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