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当大唐话事人,我杜荷说的曾经也是个青涩的少年

第689章 举贤才

 胡子花白的高士廉,他深邃的双眸先是看了一眼对面的杜荷。免费看书就搜:求书帮  

 随后他又转移目光,在苏定方、席君买、薛仁贵、秦怀道和裴行俭五人身上划过。 

 他抚须颔首感慨道:“东宫真是人才济济啊!” 

 “虽然还比不过当年的秦王府,但是只要继续多培养年轻的官吏,以后就能把江山社稷扛起来。” 

 高士廉作为追随李世民多年的重臣,他亲眼目睹了秦王府的壮大,也知道储君自己培养亲信的重要性。 

 现在朝中秦王府出来的大臣,不管文臣还是武将,全都在五十岁以上,半数以上的大臣己经年逾六旬。 

 而东宫在不知不觉中,己经培养出来薛仁贵、席君买和裴行俭三位人才。 

 而且被朝廷雪藏了十余年之久的苏定方,被东宫再度挖掘出来,而且他在攻打高句丽的战争中,再一次展露能力。 

 苏定方在高句丽的表现,甚至比张亮、张俭和常何等人都要优异。 

 李承乾微笑着说道:“舅公,他们这帮人还年轻,还有很多东西要学。” 

 “您老可不能老待在申国公府,有空得多过来东宫,指点一下我们这些年轻人才行。” 

 虽然高士廉被免去尚书右仆射之职,但是李世民依旧让他以开府仪同三司的身份,代行中书省和门下省的职务。 

 即高士廉不需要处置具体的国事,但是他能行使中书省和门下省的权利,有权参与重大国事的决策以及官吏举荐。 

 有此权利的人,还有房玄龄、李靖和萧瑀等人。 

 高士廉摆了摆手说道:“老夫所掌握的都是老一套,教不了你们这些才华横溢的年轻人。” 

 “而且你们做的非常好,就保持现在的样子,以后所能获得的成就,肯定会超过我们这帮老人。” 

 他说这番话的时候,目光一首停留在沉默少言的杜荷身上。 

 高士廉在杜荷的身上,仿佛看到了房玄龄和杜如晦年轻的样子,慧眼识人且能力出众。 

 甚至在格物和诗词一道,杜荷的天赋更是无与伦比。 

 只不过杜荷这个人的性子有点浮躁,而且行事更是遵循本心喜好且无所顾忌,没有房玄龄和杜如晦两人沉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