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当大唐话事人,我杜荷说的曾经也是个青涩的少年

第626章 双赢的局面(第2页)

 长孙无忌显然也知道这一点,他只是为了避免出现意外,才会想着私下找侯君集来交换利益。 

 侯君集看到杜荷陷入沉思,他一边给自己倒了一杯酒,一边解释着说道。 

 “杜贤侄,早些年褚遂良担任起居郎和侍书,负责记录陛下的一言一行,乃是陛下的心腹大臣!” 

 “自从褚遂良担任谏议大夫后,陛下每有重大之事,几乎都会询问褚遂良的看法。” 

 “虽然褚遂良虽是关陇势力的人,但他却是陛下的死忠之臣!” 

 “你应该明白老夫的意思吧?” 

 对于李世民这个皇帝来说,不管麾下的臣子属于哪方势力的人,忠于他自己才是第一要点。 

 其次才是为了巩固他的统治,玩平衡各方势力的帝皇之术。 

 杜荷听到侯君集说的如此首白,他也明悟地点了点头,随即疑惑地询问道。 

 “侯伯伯,你这边要提拔哪些人?” 

 侯君集嘴角含笑道:“老夫打算把裴行俭那个不成器的女婿,提拔为吏部司封司郎中!” 

 “还有你三弟杜爱同,让他稳坐中舍人一职。” 

 “如果你这边还有要举荐的人,也可以一并提出来,这个千载难等的机会可不能错过。” 

 相较于褚遂良功绩和资历都足够升任的情况,裴行俭从鸿胪寺丞升任为司封司郎中的难度更加大。 

 因为六品官吏和五品官吏是一道巨大的分水岭,上了五品便能每日参加朝会,拥有初步议政的权力。 

 而杜爱同虽然可以凭借功绩升迁,但是正常升任到中书舍人难度比较大。 

 毕竟杜爱同今年才20出头,实在太年轻了! 

 把杜爱同弄到中书舍人的官职上,说不定还会有不少朝臣在背后非议杜荷,认为他在滥用职权。 

 杜荷咧嘴笑说道:“侯伯伯,我这边准备派人暗中举荐监察御史李义府为右补阙,再把稷山县县令卢谞举荐为龙门县县令。” 

 听到杜荷举荐两个从未听过名字的小喽啰,而且还是举荐为六七品的官职,侯君集的脸上充满了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