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当大唐话事人,我杜荷说的曾经也是个青涩的少年

第593章 堵心的命令(第2页)

 “你们说工部的人能在杜尚书的带领下,做出好用的新犁么?” 

 “陛下可是亲口答应,如果工部做出好用的新犁,要重重地赏赐他们!” 

 “工部的那帮人有福了,遇杜尚书这样有能耐的人,也不知道陛下会赏赐他们多少东西!” 

 朝廷官吏的赏赐,并非都是金银钱财,很多时候都是拿粟米、布匹和精盐来代替。 

 而粟米、布匹和精盐等物品,都是能够换钱和换物的通货。 

 随着一个中年官吏把问题抛出来,很快一道年老的声音带着几分不屑回道。 

 “用脚趾头想想都不可能,杜尚书他懂农耕吗?” 

 “不可否认杜尚书在诗词和谋略一道天众奇才,可革新首犁需要的不是才学,而是良工巧匠。” 

 “如果不是整日跟农具打交道,是不可能做出更好的新犁。” 

 说话的这个老人正是军器监的少监,他几十年都在跟器械和甲胄打交道,心里清楚工匠一道的难点。 

 照葫芦画瓢谁都会,但是做出有用的新物具,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其余的官吏听到工部的人可能在做无用之功,大家心里都松了一口气。 

 现在其他各部的人都没有立功,他们也不希望工部那帮人立功,不然他们这个年过的可不舒服。 

 紧接着他们又把话题放在李承乾、于志宁和张玄素三人身上,猜测陛下会如何妥善处置他们三人的关系。 

 ... 

 两仪殿。 

 于志宁和张玄素两名老臣,他们微微地低着头,如坐针毡地坐在大殿两侧的软垫上。 

 此时李世民的目光刚从他们两人身上离开,并放到李承乾的身上去。 

 “太子,朕打算让于志宁和张玄素两人,代替马周和刘洎在东宫的职位!” 

 “不知你这边有何看法?” 

 什么! 

 父皇竟然想把马周和刘洎抽调出东宫? 

 李承乾在听到父皇下的这个决定后,他的脸上顿时露出凝重的表情。 

 藏在宽厚袖袍下的双手,也紧紧地捏成了拳头。 

 当前御史大夫马周兼任太子詹事一职,而侍中刘洎则兼任太子左庶子一职。 

 太子詹事相当于尚书省的左右仆射,而太子左庶子相当于门下省的侍中,因此这两个官职对东宫来说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