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当大唐话事人,我杜荷说的曾经也是个青涩的少年

第542章 惊悚的分析(第2页)

 毕竟苏定方、席君买和王君愕三人,后续要被派去偏远的地方赴任。 

 而镇守玄武门的薛仁贵,也被父皇安排右骁卫将军李孟尝去监视。 

 李承乾接着脸色难看说道:“如果父皇也效仿强汉的一众帝皇,恐怕孤这个太子最后还不一定能坐上皇位!” 

 “过个一二十年,父皇可能还会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而选择对孤出手!” 

 李承乾之所以生出被父皇打压的想法,是因为他对强汉皇位更替的史事比较了解,对汉武帝和太子刘据之事感到惋惜。 

 宽厚贤能的刘据,老实本分当了几十年的太子,在他爹快要退位的时候被诬告谋反被杀。 

 试问谁能想到汉武帝这样英明的帝皇,在他快要退位的时候,能做出杀太子的蠢事? 

 而且还是听信谗言,未把刘据召回皇宫对峙,便首接下令动手? 

 从李承乾的角度出发,汉武帝距离驾崩没有几年时间,依旧对性格仁慈宽厚的刘据猜忌。 

 再联父皇和汉武帝的性格,以及他和刘据的处境,是何等的相似? 

 父皇在玄武门之变中,亲手杀了大伯、西叔以及他们的家眷。 

 以后为了巩固皇位,再对他这个羽翼丰满的太子出手,也不是不可能, 

 想到这里,李承乾整个人的脸色变得煞白。 

 原本认为自己只要按部就班,就一定能登上皇位的想法,也因为自己的一番推测而变得摇摆不定。 

 杜荷看到李承乾的脸色不对,于是连忙把手中的糕点放下,随后站起身走到李承乾的身边说道。 

 “太子殿下,您多虑了!” 

 “虽然我不敢确保陛下会不会效仿汉武帝,可太子您却不是刘据!” 

 “而且有东宫一众幕僚出谋划策,有一众中立大臣的支持,有崔神基和萧锴等门阀世家的鼎力相助,你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呢?” 

 “况且你还不相信我的谋略能力么?” 

 其实杜荷认为李世民跟汉武帝不一样,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便是李世民比汉武帝短命。 

 如果李世民的命运按照原历史走向发展,再过5年时间便会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