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当大唐话事人,我杜荷说的曾经也是个青涩的少年

第533章 为君之道在于制衡(第2页)

 说完以后,李治停顿了数息时间,这才继续说道。 

 “儿臣非常赞同父皇此话,要想维持我们李氏皇朝地位,必须依仗皇室宗亲之人,只有大家戮力同心江山才会稳固。” 

 “但是分封诸王不能让他太强,否则尾大甩不掉,会有造反之心,而分封诸王的实力太弱,则没有护卫江山之力。” 

 “因此儿臣认为为君之道在于平衡,使之轻重相镇,忧乐是同。” 

 因为《帝范》是父皇的心得感悟,所以李治很聪明地全盘赞成,而不是真的发表自己幼稚的见解。 

 加上舅舅长孙无忌也给他详细分析过《帝范》的三篇内容,还教他怎么来回复。 

 “雉奴说的不错!”李世民满意地点了点头。 

 他没想到这个从未出仕过的爱子,竟然对治国之道有如此敏锐的心思。 

 李世民感慨着说道:“为君之道也好,治国之道也罢,其核心的一点便是平衡!” 

 “一旦失衡了,便会引发许多不可遇见的危害,甚至会遇到大的灾难!” 

 说到制衡这个点,李世民心里又想到李承乾和李泰两人,脸色也带着些许的无奈。 

 藩王的制衡是最容易解决的一件事情,可关于皇子的之间的制衡,却不是那么容易的一件事。 

 李治看到父皇的脸色有些不对劲,他的神色微微一顿,随后低声询问道。 

 “父皇,您可是遇到了烦心事?” 

 “如果方便述说,儿臣愿意当您的倾听者。” 

 听到儿子宽慰的话,李世民也把心中的忧虑压制下去,脸上重新恢复淡然之色。 

 这些话只能压在他一个人的心底,对谁也不能说出来。 

 而且李世民对李治的期待,是希望他成为一个安乐王,不希望他来掺和皇家权力的争斗。 

 以后李治能辅佐承乾巩固江山,那就是李世民的最大心愿。 

 李世民微微摇了摇头,随后摆了摆手说道。 

 “雉奴,父皇没事。” 

 接着他转身走到身后的架子上,并从最上面拿下一卷崭新的竹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