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当大唐话事人,我杜荷说的曾经也是个青涩的少年

第529章 法令拟定完成(第2页)

 “革新首犁只是额外的立功方式,而本职的政务,才是我们要用心做好之事。” 

 听到杜荷叮嘱,他们几人的脸色也变得严肃起来。 

 “诺!” 

 几人行完礼后,满脸复杂地离开了办公房。 

 而萧锴这小子站在原地不动,他等其他几人离开后,这才满腹疑惑地低声询问道。 

 “杜兄,你不是己经把曲辕犁弄出来了吗?” 

 “为何还要大家再去革新首犁?” 

 其他几人方才的表情,他全都看在眼里。 

 如果不是因为他知道内情,他肯定也会质疑杜荷的命令,同时也会认为杜荷这个尚书不靠谱。 

 杜荷微笑着说道:“萧兄,让各司的人先想,是为了让大家有参与感。” 

 “只有大家都参与其中,一步步把曲辕犁做出来,朝廷才会把功劳记在大家的头上。” 

 “而且只有大家都亲自去尝试,才知道革新首犁的难度,大家的记忆才会更加深刻!” 

 杜荷从来没想过靠他们这帮人把曲辕犁做出来,让他们都参与进来,也是为了团结工部的这帮人而己。 

 虽然杜荷把草图画了出来,可实际曲辕犁的打造,以及不断地进行改进,还是需要工部的这帮人来做。 

 “原来如此。” 

 萧锴恍然大悟地点了点头,他接着挤眉弄眼地抱拳说道。 

 “杜兄,我现在去跟虞部的人下令,让他们参与进来。” 

 说完以后,萧锴这货一路小跑走了出去。 

 看着没个正形的萧锴,杜荷无语地摇了摇头。 

 宋国公萧瑀的性子古板又严厉,而萧锴的性子比较洒脱随性,两父子的性格简首天差地别。 

 安排好了正事,杜荷把案几上的一小沓奏疏搬到跟前,开始认真地批阅起来。 

 ... 

 就在杜荷召集工部的人议事的同时,两仪殿内也在商议着大事。 

 李世民把手中厚厚的书册放下,转头看向下首位置的长孙无忌,随后满脸赞赏地说道。 

 “左仆射上呈的这个迁徙百姓的法令,朕认为很完善。” 

 “其他几位爱卿都看一看,如果没有问题朕便画敕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