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当大唐话事人,我杜荷说的曾经也是个青涩的少年

第484章 提携萧锴(第3页)

 迎着萧锴取代的目光,杜荷轻声说道:“萧兄,我们征伐辽东的时候,发现当地百姓的床榻上都装上了火炕。” 

 “他们的火炕有一条烟囱,能够把炭火燃烧的毒气排出去,在床榻上睡觉暖和又安全。” 

 秦末汉初在东北地区,火炕己经形成。 

 只不过先辈们没有考虑通风的问题,每年都会有很多百姓死于炭火之中。 

 久而久之,百姓们都将火炕弃之不用。 

 很多百姓受不了寒冬的冷冽,都会在房间内点燃柴火,以此来度过寒冬。 

 杜荷接着说道:“除

了火炕以外,煤炭也可做成蜂窝的状态,这样便可充分地燃烧,避免有毒气体的排放。” 

 “你把这两个东西弄出来,必定是大功一件。” 

 萧锴一开始还听的懂,可杜荷说到煤炭之时,他瞬间变得懵圈起来。 

 又是蜂窝状、又是充分燃烧、又是有毒气体排放。 

 这些字眼单拎出来他知道,可组合在一起他就不懂了。 

 萧锴抓着脸问道:“杜荷,要不你说话的方式,简单一点?” 

 “你说的太过于高深,兄弟我完全听不懂啊!” 

 额... 

 杜荷知道跟萧锴这货说这种东西,跟对牛弹琴没什么两样。 

 他首接挥手说道:“你先去安排下属准备多一些薪炭,等我想好了再跟你说。” 

 对于萧锴这货,只能手把手教他,亦或者把现成的东西丢给他。 

 靠他去摸索出来,黄花菜都凉了。 

 “嘿嘿。” 

 萧锴坏笑两声,随后满脸笑容地搓手说道。 

 “杜兄,我就知道你有办法!” 

 “还是崔兄说得对,在外要靠兄弟,像我爹那个老古董可一点也靠不住。” 

 随着他爹的年纪越来越大,性格也变得越来越偏激,不仅和朝中的许多大臣性格不合,还对佛法越来越痴迷。 

 特别算到自己大限将至这个荒唐的结果,现在每天都在准备死后的事宜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