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当大唐话事人,我杜荷说的曾经也是个青涩的少年

第449章 轰动长安(第3页)

 一个队长对身旁的士卒喊道:“快去禀报席将军!” 

 “遵命!” 

 接到命令的禁军,快速顺着禁军撑开的通道,往祭祀现场跑去。 

 这条通道是杜驸马提出来设立的,目的是让太子殿下和文武百官在祭祀结束后能顺利离开,并没有对百姓开放。 

 也多亏杜驸马提前想到这一点,不然他

们进去禀报都没办法做到。 

 祭祀现场。 

 李承乾念完祭文后,负责主持祭祀仪式的光禄寺卿,他神色肃穆地颤声大喊道。 

 “吉时己到,请汉人先烈入土为安!” 

 随着他的话语落下,守在一侧的数百名士卒,纷纷将汉人先烈遗骸,放进碑文后的大坑中。 

 围在祭坛西周的百姓,特别是一群上了年纪的老人,他们顿时泪流满面。 

 这帮老人的子嗣,在30年前跟随隋炀帝去征伐高句丽,最后尸骨无存。 

 这么多年过去了,他们每每想起自己的孩儿,便心如刀割。 

 他们坚信埋葬在墓坑里的遗骸,其中一具就是他们孩儿。 

 “好!” 

 “太子殿下仁慈!” 

 百姓们的呼喊声以及称赞声,如同浪潮一般,一波接着一波,许久都没有停下来。 

 李承乾感受到百姓们激动的心情,以及百姓们对他的拥护,他的脸上也露出了一抹灿烂的笑容。 

 这是他做过最英明的决定! 

 这一刻李承乾心里无比地感激杜荷,如果不是杜荷给他提的这个好建议,恐怕他不会得到这么多百姓的爱戴。 

 相信今日的祭祀仪式过后,要不了多长时间,他的贤名便会传遍大唐。 

 围观的百姓人群中,二十余名体魄壮硕的男子,将一名身材高挑戴着面纱的女子护在中间。 

 阴玉姗看着西周百姓疯狂的呐喊声,她藏在面纱里的薄唇嘀咕道。 

 “杜荷难道真的是文曲星君下凡吗?” 

 “不然他怎么能想到这个提升名望的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