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当大唐话事人,我杜荷说的曾经也是个青涩的少年

第385章 组团坑太子(第2页)

 沉默片刻后。 

 房玄龄轻声说道:“陛下,臣认为百济是太子和杜荷统兵打下来的,不如把百济的解决办法,交由太子主持处置?” 

 “如此一来既能锻炼太子殿下,也能锻炼杜荷等太子幕僚。” 

 看到房玄龄把这个棘手的问题重新抛回给太子,其余几个大臣表情微微一变。 

 不愧是最能读懂陛下内心想法的房司空! 

 这一招真是高明! 

 长孙无忌连忙说道:“陛下,臣认为房司空言之有理,百济可当作锻炼太子的磨刀石。” 

 高士廉、刘洎、杨师道和褚遂良纷纷高声附和道。 

 “臣附议!” 

 这帮老奸巨猾的大臣是真的坑,为了以后不背负骂名,他们竟然把这块烫手山芋丢给太子,准确来说是丢给杜荷这个东宫幕僚。 

 毕竟幕僚除了给太子出主意,有时候也需要拉出来背锅。 

 即便史官和后人拿这件事来批判,说的也是太子和杜荷,而不是说英明神武的李世民和他们这帮宰辅大臣。 

 李世民的神情有些微妙。 

 他自然知道这帮大臣心里,打的是什么主意。 

 思考了许久。 

 李世民朗声说道:“既然诸位爱卿都赞同将百济交给太子来解决,那就这么定吧!” 

 “陛下圣明!” 

 一众大臣满脸微笑地高声道。 

 李世民摆了摆手,脸色凝重说道:“大军凯旋在即,将士们的封赏为重中之重!” 

 “辅机,将士们的封赏,就由你这个司徒来主持吧!” 

 听到李世民竟然将这个任务交给自己,长孙无忌的心里一喜,他连忙恭敬地抱拳说道。 

 “臣,遵旨!” 

 其余几个大臣纷纷把目光放到房玄龄的身上,脸上露出意外的表情。 

 战功的核实和封赏的拟定,原本是兵部和吏部的活,以往都是房玄龄负责。 

 没想到陛下将房玄龄的尚书左仆射革职后,开始将封赏的任务交给长孙无忌来,这背后是不是在释放着不一样的信号? 

 毕竟长孙无忌今年50岁,而房玄龄己经65岁高龄,陛下是不是准备给长孙无忌实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