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当大唐话事人,我杜荷说的曾经也是个青涩的少年

第383章 难题(第3页)

 李承乾朝他挥手说道:“孤知道了,你先下去休息吧,明日你再把孤的密信送过去。” 

 “遵命!” 

 传令士卒在一个太子亲卫的带领下,快速离开了大殿。 

 李承乾嘀咕道:“高句丽疆域内,仅剩数万俘虏,安置倒是容易。

” 

 “百济疆域内还有百万百姓,而且百济国王扶余义慈和文武大臣依旧在,这倒是块烫手山芋!” 

 将百济的百万人口迁徙回大唐,安置是一个巨大的问题,费时又费力。 

 可在百济里面设置都护,这和他一开始的初衷背道而驰。 

 百济己经投降,再挥起屠刀对付百姓的子民,对他的声誉将会造成巨大的影响。 

 思考了许久,李承乾还是没有比较好的处置方式。 

 因为无论怎么处置百济,都没办法像高句丽和新罗一样彻底。 

 李承乾仰头叹气道:“哎,杜荷倒是给孤留了一个难题!” 

 愣了片刻。 

 李承乾对亲卫说道:“把案几搬到床榻上,孤要写战报!” 

 “诺!” 

 亲卫连忙把大殿中的案几和笔墨纸砚,搬到了床榻上。 

 一个时辰后。 

 李承乾将密封好的战报递给亲卫,并对他交代道:“让人八百里加急送回长安,交到陛下的手中!” 

 “遵命!” 

 亲卫拿着战报,急匆匆地跑了出去。 

 李承乾看着亲卫离开的背影,他低声呢喃道:“还是把难题丢给父皇吧!” 

 ... 

 五天后。 

 八匹快马迅疾地冲进朱雀大街,战马上披甲的唐军士卒高声厉喝。 

 “八百里急报!” 

 这一道厉喝,瞬间划破平静了数月的长安,瞬间引起巨大的轰动。 

 甘露殿内。 

 李世民双手抓着李承乾写的战报观看,全身肌肉都控制不住地颤抖。 

 “高句丽终于打下来了!” 

 “观音婢你看到了吗?高明没有辜负朕的期待!” 

 “没有辜负朕的期待!” 

 说到最后,李世民忍不住泪流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