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当大唐话事人,我杜荷说的曾经也是个青涩的少年

第351章 收获颇丰(第3页)

 李绩指着疆域图上几个标起来的城池,接着给杜荷介绍道。 

 “百济的12万大军,其中皇城居拔城有2万人,北边的旧都熊津城有2万人。” 

 “大耶城、古沙城、得安城、久知下城和刀先城五座重城,各有1万大军。” 

 顿了顿。 

 李绩又把手指向金城:“百济在新罗的皇城金城,留下1万守军驻防。” 

 “剩余的2万大军,则分散在其他上百个小城池内。” 

 看到李绩对百济的兵员分布了如指掌,杜荷也为自己感

到汗颜。 

 虽然挂着个行军副大总管的头衔,像这种打探敌军信息的事,他从来都没有想过。 

 如果不是把李绩和侯君集等人带过来,战斗恐怕不会这么轻松。 

 杜荷也明白了,李绩对异族之所以能百战百胜,依仗的就是强大的情报搜集能力。 

 因为掌握了敌军的动态,李绩才能料敌于先,并利用骑兵的强大机动性,快速击破敌军的薄弱点。 

 杜荷欣喜地说道:“李伯伯,掌握了百济详细的布防信息,小侄对攻打百济更有信心了!” 

 李绩点了点头,接着说道:“百济的战斗意志并没有高句丽那么强,只要你把熊津城、大耶城和古沙城打下来,便可首接去围攻百济皇城居拔城。” 

 “说不定百济国王扶余义慈,会下令打开城门投降!” 

 杜荷疑惑地问道:“李伯伯,这样的战斗安排,可有不同的深意吗?” 

 熊津城、大耶城和古沙城加起来也就4万守军,即便把他们全都歼灭了,百济还有8万大军。 

 侯君集在一旁解释道:“百济当下有能力的大将,只有3人而己。” 

 “他们分别是驻守熊津城的大将军允忠,驻守大耶城的阶伯,以及驻守古沙城的祢植扭,只要灭了他们三人,百济不足为虑。” 

 杜荷恍然大悟道:“原来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