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当大唐话事人,我杜荷说的曾经也是个青涩的少年

第335章 危险的想法(第3页)

 “谢太子殿下关心,末将告退!” 

 李君羡朝李承乾抱拳行礼后,又朝杜荷微笑着点了点头,随后大步流星地离开了大殿。 

 他现在恨不得马上回到长安,把太子的腿可能会恢复正常的好消息,告知陛下。 

 等大家都离开后,大殿内又只剩下李承乾和杜荷两人。 

 李承乾低声说道:“杜荷,你为什么不想别的法子把孙神医留在长安,而是大费周章搞医学院?” 

 筹建一个医学院,不仅费时费力,还需要大笔的银子支出 

 杜荷脸色认真道:“太子殿下,

搞医学院除了能把孙神医留在长安,还能促进医学的发展。” 

 “像我们征伐高句丽,如果有足够多医术精湛的医者,受伤的士卒就能得到及时的救治,性命也能保住。” 

 “除此之外,医学院还是一个大胆的尝试。” 

 当前唐军中有很多身受重伤的士卒,因为得不到有效的救治,最后并没有保住性命。 

 如果有孙思邈这样的神医救治,肯定能多救活一些士卒。 

 李承乾蹙眉道:“什么意思?” 

 杜荷低声说道:“如果医学院发展的好,以后大唐各州县也可以学医学院的模式,建设私塾!” 

 “杜荷,为何要建私塾?” 

 “开启民智!” 

 “什么!” 

 李承乾惊讶地大喊出来。 

 他脸色凝重说道:“杜荷,开启民智所涉巨大,搞不好会出大乱子!” 

 “你把这件事给孤埋在心底,千万不能对第二个人说!” 

 古代的思想大家以及世家大族,都是反对开民智,甚至还要行愚民之策。 

 不然百姓变聪明了,他们的利益就会受到威胁。 

 孔圣人曾说过:“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这句话就是最好的诠释。 

 杜荷微笑着说道:“太子殿下,这些举措都要等你登基以后,再辩论能不能做。” 

 “这样最好。” 

 李承乾放心地说道。 

 等他登基了,大唐都是他说了算,到时候杜荷想怎么搞,他都能够兜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