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当大唐话事人,我杜荷说的曾经也是个青涩的少年

第324章 尽人事听天命(第3页)

 “杜荷你写的很好,孤没什么可改动的意见。” 

 杜荷点了点头,把急报盖上印章后熟练地密封起来,随后把2个专门送战报的人叫进大殿说道。 

 “这一封急报送去幽州,亲自交到右卫大将军李大亮的手上!” 

 “切记千万不能交给幽州刺史李元昌!” 

 汉王李元昌就是一个二

世祖,完全靠不住。 

 “诺!” 

 士卒接过急报后,连忙放到胸前的衣服里面,随后撒腿往外跑。 

 杜荷接着对另一个士卒说道:“你马上带人八百里加急,把这封急报送到陛下的手上!” 

 “诺!” 

 另一个士卒接过厚厚的急报,也急匆匆地转身离开。 

 虽然现在天色昏黑,但是这帮负责送军报的士卒,夜视能力比普通的士卒要好。 

 只要有朦胧的月光照路,他们就能纵马赶路。 

 杜荷想了一下,又坐下来写了一封简易的急报,并让人快马加鞭送到李绩和侯君集的手上。 

 李承乾的安危情况,必须让这帮将领也知道,不然军心会不稳。 

 ... 

 杜荷在安市城歇息时,鸭绿江南岸百里处的辱夷城,正酝酿着一场大战。 

 城外20里的一个山谷里。 

 苏定方率领万余骑兵藏在里面,此刻人衔枚马裹蹄,整个山谷内静悄悄的,并没有发出多大的声音。 

 没过多久。 

 几个斥候借着月光的照耀,从山谷外纵马走了进来,他们的马匹同样裹着蹄。 

 斥候来到苏定方的跟前,翻身下马禀报道。 

 “苏将军,数万薛延陀骑兵在辱夷城外安营扎寨,卑职回来时发现他们并没有布置鹿角和栅栏。” 

 薛延陀作为实力强大的游牧民族,本身就不爱给营地做防御措施。 

 再加上他们现在全都是骑兵,为了方便骑兵出战,所以他们更不会把营地围起来。 

 苏定方沉声说道:“接着再探,每半个时辰回来禀报一次!” 

 “诺!” 

 几个斥候纷纷翻身上马,勒转马头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