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当大唐话事人,我杜荷说的曾经也是个青涩的少年

第249章 给太子造势(第3页)

 听到这名虎将的名字,李世民眼神一亮。 

 李大亮不仅品德高尚为官清廉,而且还是一员身经百

战的猛将。 

 最关键的一点,李大亮只忠于自己,并没有参与到皇权的斗争之中。 

 有李大亮坐镇幽州,他也可以放心。 

 于是李世民首接说道:“那就派李大亮率领5000步骑北上幽州,节度幽州、蓟州、平州和檀州一切兵马!” 

 “陛下圣明。” 

 几个大臣一齐抱拳恭维道。 

 解决了第一个问题,众人开始商议建造纪念碑的事。 

 如果只是随意搭建一个普通的墓碑,都不需要和一众宰辅来商议,李世民可以首接下令户部掏钱,让将作监的工匠去执行。 

 而太子要建的这个纪念碑,可以给人带来巨大的名声。 

 这个名声究竟给陛下,还是给太子,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 

 沉默许久。 

 李靖轻声说道:“陛下,既然建造纪念碑由太子提出,而且前隋将士的遗骸也是太子下令收殓,不如用太子的名义来建造?” 

 “况且太子作为大唐的储君,这个好名声落到他头上,对他以后继位也有巨大的作用。” 

 当李靖说完这番大胆的话后,长孙无忌和房玄龄等人,全都用惊愕的目光看着他。 

 没想到从不站队的李靖,竟然也会帮太子说话! 

 刘洎作为太子左庶子,本身就是支持太子登基的人,他连忙附和道:“臣也建议用太子的名义建造纪念碑!” 

 又过了一会。 

 长孙无忌、房玄龄和唐俭几位大臣纷纷出声,支持用太子的名义来建造纪念碑。 

 在场的几分大臣,要么属于中立阵营,要么支持李承乾这个嫡长子继位,全部同意也是理所当然。 

 这件事要是放在朝会上讨论,免不了要进行一番扯皮。 

 只把这几个重臣叫来议事,如果这里面没有李世民的小心思在,说出去也没有人信。 

 看到几位重臣的意见一致,李世民点了点头,笑着说道。 

 “那就用太子的名义建造吧!” 

 “陛下圣明!” 

 几位大臣再一次恭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