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当大唐话事人,我杜荷说的曾经也是个青涩的少年

第211章 战前部署(第2页)

 对于武将来说,战争意味着立功。 

 武将只有在战场立功,才能往上提拔。 

 苏定方也恭敬地朝着大殿内的众人,一一行礼问好。 

 李承乾拍着手掌说道:“既然人都到齐了,我们也准备开始商讨作战计划,还请与战斗无关之人避嫌!” 

 随着李承乾的话音落下,大堂内瞬间安静下来,不过并没有人离开。 

 就这样安静了十来息,众人一齐把目光看向左顾右盼的李元昌。 

 “让本王离开?” 

 李元昌用手指着自己,满脸的不可置信。 

 开什么玩笑! 

 他可是幽州刺史,这里是他的地盘! 

 一帮过客占用他的大堂,现在竟然还让他离开。 

 未免太过分了! 

 侯君集眉头紧锁,虎目大瞪,随即朝汉王李元昌抱拳说道。 

 “汉王殿下,我们现在需要商议机密要事,还请您避嫌。” 

 看到侯君集指名道姓对他说,汉王虽然不太想离开,可看到太子和江夏王全都皱起了眉头,他只好悻悻地离开。 

 走之前还瞥了一眼杜荷和裴行俭,看到他们一脸微笑地坐在位置上,心里更加不爽。 

 一个小小的驸马都尉,以及一个名不经传的小人物都有资格议事,他一个皇族兼幽州刺史竟然要离开。 

 真是气煞他也! 

 李承乾的亲卫把大堂的大门关闭之后,众人也开始首入主题。 

 李绩率先介绍道:“太子殿下,高句丽共有城池176座,70余万户,人口约350余万。” 

 “现在执掌高句丽军政大权的是莫离支渊盖苏文,此人不仅残暴而且勇猛无比。” 

 “高句丽近期在国内大募兵,共有士卒38万余人。” 

 “其中10万大军在围攻新罗,5万大军驻守在平壤城。” 

 “高句丽把20万大军调到辽东半岛,对我们唐军严防死守,看其架势是想跟我们决一死战。” 

 李绩和李靖一样,在作战之前会率先摸清对手的实力。 

 这半年多时间,他不仅派遣大量探子混进高句丽,还花重金从高句丽的一些高官手里,得到这些信息。 

 侯君集不屑地说道:“小小高句丽而己,不足为虑。” 

 “渊盖苏文现在所做的一切,不过是垂死挣扎罢了!” 

 10万唐军对20万高句丽大军,优势在唐军! 

 侯君集非常自傲,丝毫没有把高句

丽放在心上。 

 唐军无论是战斗素养,亦或者是衣甲和兵刃,都是这些藩属国不能比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