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当大唐话事人,我杜荷说的曾经也是个青涩的少年

第188章 重大人事调动(第2页)

 原以为甘露殿只有李世民一人,没想到长孙无忌、房玄龄、李婧、高士廉、杨师道和侯君集等大佬都在。 

 “参见陛下。” 

 “拜见长孙司徒、房司空、卫国公....” 

 杜荷朝着里面的大佬,全都恭敬地喊了一遍。 

 李世民摆了摆手,脸带微笑说道:“内侍说,你带了诗集过来?” 

 “回禀陛下,这是第一本装订好的诗集《唐诗三百首》。” 

 杜荷说话间,把手中的诗集呈了上去。 

 大殿内的一众大佬,也纷纷把目光看向王德手中的诗集。 

 李世民拿到诗集的第一时间,就迫不及待地翻看起来。 

 他不仅酷爱书法,也喜欢诗词歌赋。 

 甚至还作了不少朗朗上口的好诗词。 

 翻看了十多页后,李世民首接忍不住夸赞起来。 

 “不错!” 

 “诗词作的不错!” 

 “诗集编纂的也不错!” 

 李世民一连说了三个不错。 

 翻看了一会里面的诗词,他重新和诗集合上,打量这表面的五个大字。 

 “《唐诗三百首》!” 

 “诗集的名字起的真好。” 

 听到李世民如此高度评价一本诗集,长孙无忌和房玄龄等一众大佬,纷纷围上去向李世民讨要诗集看。 

 过了片刻功夫。 

 这帮大佬纷纷夸赞了杜荷一句。 

 “诗集编纂的真好。” 

 再然后李世民和几位大佬有事要谈,杜荷只能告辞离开。 

 等甘露殿的大门重新关闭后,李世民的目光在几位重臣身上划过。 

 他视若珍宝地翻看着手中独具时代标志的《唐诗三百首》,话里有话说道。 

 “中秋诗会弄出民怨时,杜荷给了一个临时的解决办法,成功把民怨平息下去,朕当时许诺记他一大功。” 

 “这段时间,杜荷创下了诸多大功绩,而且和太子的配合也越来越好。” 

 “朕认为秘书省那等安逸的地方,不太适合他这种年轻人,应该要给他加加担子!” 

 听到李世民的一番话,朝中大臣的表情各不相同。 

 除了长孙无忌一脸凝重,其余几人的脸上或者好奇,或是兴奋。 

 侯君集更是抱拳说道:“陛下圣明!” 

 ... 

 在吏部考核紧张的气氛中,时间悄然飞逝。 

 瞬间步入到十二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