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当大唐话事人,我杜荷说的曾经也是个青涩的少年

第167章 头痛的李世民(第3页)

 说完他也把一份厚厚的奏疏,呈给李世民看。 

 他们两个县令查了几天,彼此间还碰头商议了几个时辰,最后都没有丝毫的头绪。 

 现在死亡的百姓越来越多,而民间谣言传的越来越凶猛。 

 案件之大,己经超出了他们两个人的掌控,所以冒着被批评的风险,也要把这件

事在朝会上说出来。 

 不然隐瞒不报,死的百姓越来越多,百姓受到恐慌。 

 等待他们的就不是被罚那么简单,而是被杀头。 

 李世民也知道枨鬼杀人这件事,他还暗中派百骑司的人去查探,现在还是没有任何的结果。 

 因为枨鬼是民间传说的恶鬼,而被杀百姓的死亡情况又和枨鬼杀人吻合。 

 所以谣言是百姓根据民间传说自动脑补认为的,并不需要有人特意放出谣言。 

 李世民看着奏疏上对他和太子的谣言,脸色越来越严肃,一双剑眉也紧紧地拧在一起。 

 看完两份奏疏后,李世民锐利的双目从两位县令的身上扫过,并没有对他们进行惩处。 

 现在不是追责的时候,他需要尽快地解决这个大问题。 

 李世民沉声说道:“诸位爱卿,枨鬼杀人的传言,让长安城的百姓陷入惶恐之中。” 

 “百姓不仅不敢夜行,就连睡觉也要把刀剑放到枕头旁才有安全感。” 

 “你们可有什么应对之策?” 

 听到李世民的话,一众文武大臣都低下头思考。 

 这种事情处理起来,极其麻烦。 

 杜荷也在分析两位县令汇报的情况。 

 被用同样方式杀害的百姓,他们没有仇怨,更没有欠债。 

 幕后之人的目的只是无差别乱杀人,目的只是为了引起恐慌。 

 对于没有逻辑杀人的案件,想抓捕凶手,难如登天。 

 毕竟长安城太大,而且鱼龙混杂之人又太多。 

 “这事,有点棘手啊!” 

 杜荷在心底暗叹一声。 

 随即他把目光放在房遗爱、韦挺、杜楚客和崔仁师几人身上。 

 房遗爱还是郁郁寡欢的样子,而韦挺、杜楚客和崔仁师三人,脸上古井无波,看不出丝毫的不对劲。 

 看了一会,也没看出猫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