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当大唐话事人,我杜荷说的曾经也是个青涩的少年

第118章 君择臣,臣亦择君

 贞观六年,裴寂病逝。本文搜:美艳教师  免费阅读 

 李世民念其旧功,给他恢复了声誉。 

 被追赠为相州刺史、工部尚书、河东郡公。 

 裴寂对大唐开国有功,而且又是大唐的第一位宰相,死后理应被追赠国公才对,可偏偏只有河东郡公。 

 而且当今朝堂之上,并没有裴家人当大官。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李世民对裴寂,以及其背后裴氏的态度。 

 思虑片刻。 

 杜荷笑着说道:“太子殿下,河东郡公裴寂己经死了十多年,陛下说不定早就忘了这段恩怨。” 

 “而且裴氏对大唐的开创,立有大功。” 

 “他们这个功勋家族,现在己经免赋税和劳役,既然如此为何不任用他们的子弟?” 

 “只需要付出几个官职,就可以得到他们的大力支持,何乐而不为呢?” 

 李渊起兵时,时任晋阳宫副监的裴寂,将晋阳宫中的九万斛粮草、五万段杂彩、西十万领甲胄送给李渊充作军用。 

 立国以后,裴寂不仅被被任命为唐朝的第一位宰相,而且还是上朝时唯一可以坐着的大臣。 

 他们的家族,也因为裴寂的成功投资,越来越显贵。 

 像薛仁贵和席君买这种草根,如果成功拥护李承乾登基,又是新的超级功勋家族。 

 到时候他们和其他大家族一样,同样免交赋税和劳役。 

 世家门阀永远不会被灭,只是换了一群人,亦或者增减一些人罢了。 

 然后利益被这些新老门阀重新分配,普通老百姓依旧过着苦哈哈的生活。 

 李承乾身为太子,处理了这么多年的政务,自然懂得这个道理。 

 唯一的担心,是怕父皇不喜而己。 

 杜荷说的一番话也有道理,父皇是一个大度的人,而且裴寂死了这么久,太上皇的党羽也被全部肃清。 

 也许恩怨早就消失在时光之中。 

 杜荷的分析有道理,李承乾也赞同他的话。 

 顿了顿。 

 李承乾脸带疑惑说道:“可孤跟裴行俭并无接触,裴氏愿意支持孤吗?” 

 大家族的子弟,可不像薛仁贵这种草根。 

 君择臣,臣亦择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