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当大唐话事人,我杜荷说的曾经也是个青涩的少年

第109章 白袍战神(第2页)

 “哎!” 

 孔颖达看了一眼武德殿,又看了一眼旁边的东宫,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随后一脸落寞走出皇宫。 

 脸上没有了一开始的热情。 

 他顺风顺水了几十年,今年的运气好像特别不好。 

 先是在杜荷手下吃了大亏,现在又在李泰这里吃了瘪。 

 看来得回一趟曲阜老家,向先人祭拜一番才行。 

 ... 

 五日后。 

 河东道的募兵名单信息,送到了李承乾的手上。 

 东宫大殿内。 

 杜荷手上捧着姓名花名册,双手略微有些激动。 

 翻开第一页,上面有一个募兵人员汇总数据。 

 杜荷看着上面记录的新兵总数,疑惑地问道:“太子殿下,为何在河东道仅招募2855人,距离满编4000人还有将近1000多人的缺口啊!” 

 河东道作为大唐人口稠密的地方,难道连4000人都募集不了么? 

 看到杜荷脸上的疑惑,李承乾笑着解释道。 

 “河东道是募兵的核心之地,这些年不少百姓己经被征集入伍。” 

 “而且父皇为了不耽误农耕,把募兵的条件做了要求,家中只有一个壮男的,免除徭役。” 

 打了几十年的仗,各大势力都在河东道募兵,早就无兵可征。 

 这次征伐高句丽,如果不是打着收复汉晋故土的旗号,恐怕更难募兵。 

 李承乾接着说道:“张士贵来信说,河南道和河北道的募兵效果很好,到时候从河南道再调集1000人过来。” 

 “原来如此。” 

 杜荷点了点头。 

 他开始翻看名录,寻找那个魂牵梦萦的白袍大将军的名字。 

 张世贵的募兵信息做的很详细,不仅记载兵员的姓名、年龄和出生地,而且还把他们的身高也记了下来。 

 一眼扫过去,这帮新兵大多是身高五尺西寸出头,大概一米六五左右,并不算太高。 

 唐朝一尺约为30.7厘米,一寸约为2.95厘米。 

 “哎,没想到这帮新兵的身高,和宫中禁卫差距这么大。” 

 杜荷在心中腹诽起来。 

 宫中禁卫和太子的亲卫,个头全都在五尺七寸以上,而且个个长的孔武有力。 

 前几天在印刷作坊看到的那群玄甲军,就更不用说,没有一个低于六尺的。 

 一想到这些新兵是一群贫困的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