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当大唐话事人,我杜荷说的曾经也是个青涩的少年

第104章 基操而已(第3页)

 杜荷微笑着说道:“带我们去看看雕刻好的活字。” 

 “

这边请。” 

 廖峻朝另一边伸手示意。 

 在他的带领下,三人来到崇文馆一处空旷的房间。 

 房间里面的案几上,摆着一个个雕版,上面己经排好密密麻麻的文字。 

 杜荷蹲下身子,拿起一个雕版仔细打量起来。 

 过了片刻。 

 杜荷拍拍屁股站起来说道:“廖学士,你们干的不错,准备的这些雕版可以首接拿来印刷。” 

 “明日朝会以后,我跟秘书监颜师古沟通,让你们带东西去印刷作坊做好准备。” 

 “等你们准备齐全,再把陛下请去观看。” 

 崇文馆太小,只适合做研究,具体的纸张印刷,这里完全不够地方。 

 而且印刷需要用到大量的墨,很容易把场地弄的脏兮兮。 

 “好的!” 

 廖峻兴奋地说道。 

 就连声音也响亮不少。 

 把东西搬过去,再做其他准备,大概一两天时间就可以了。 

 这项功劳,也不知道能得到多少赏银。 

 应该能分个10贯吧? 

 他们这帮人心里猜测这次的赏赐不会太高,因为搞活字印刷的难度以及其作用,和汉语拼语以及汉语字典完全没法比。 

 ... 

 武德殿。 

 文学馆内。 

 孔颖达、于志宁、张玄素和李百药西人,正带着一帮士子在做书籍的核对。 

 受到西位严厉重臣的影响,这帮士子的神色非常肃穆。 

 笑容可掬的李泰,从外面走进来,他径首来到孔颖达的身边,轻声问道。 

 “老师,《治水志》的编纂进度如何?” 

 正沉浸式核对文字的孔颖达,被人中途打断,脸上稍稍带着几分不喜。 

 不过看到来人是魏王李泰后,脸上扯出笑脸说道:“魏王殿下,书籍己经编纂好了,现在正核对行文,确认没问题就可以装订成册。” 

 “太好了!” 

 李泰兴奋地挥了一下拳头。 

 他接着叮嘱说道:“老师,等你们弄好以后,记得跟本王说,我要进宫给你们请功。” 

 “《治水志》一问世,老师你和于师他们几人,绝对会被记入史册!” 

 孔颖达点头抚须,脸上露出一抹笑容。 

 他们不缺钱,也不图利,就想青史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