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当大唐话事人,我杜荷说的曾经也是个青涩的少年

第96章 苏定方快到碗里来(第2页)

 “虽然陛下和一众御史没有弹劾他,但也埋下了隐患。” 

 “以至于在后几年的战斗中,陛下和兵部都没有启用定方。” 

 朝臣之所以没有弹劾苏定方,是因为他们把矛头对向李靖这个统帅。 

 时任御史大夫的萧瑀,弹劾李靖治军无方,还让大理寺审查这个案件。 

 最后李靖为了保全弟子和下面的将士,一个人把事给扛了下来。 

 不过纵兵掠夺这些小事,相较于李靖打下东突厥这件大事,并算不得什么。 

 最后李世民也没有责罚李靖,反而加封他为左光禄大夫。 

 在战后的审查中,大理寺的人查出纵兵掠夺是苏定方所为。 

 于是把这件事记录在案。 

 再加上大唐能征善战的大将太多,在面对新的战争时,苏定方这个有案底的人也被抛之脑后。 

 没有功劳,怎么可能会升迁? 

 杜荷点了点头,惋惜说道:“如此倒是可惜了,苏将军这个帅才因此蒙尘,是朝廷的一大损失啊!” 

 从古至今,战场掠夺并不稀奇。 

 甚至更野蛮的将军,还会下令纵兵掠夺三天。 

 这三天内士卒对打下城池的百姓做任何事,都是合理合法的。 

 只能说,苏定方除了有纵兵掠夺这个人生污点,李靖这个师傅也是一个大原因。 

 李靖在军中有很大的威望,己经引起李世民的忌惮,而苏定方作为李靖的关门弟子,李世民自然不会让他也独揽大权。 

 不然让这对师徒手握重兵,加上下面的将士对他们又信服。 

 但凡心存异心。 

 他这个皇帝都会受到动摇。 

 李靖若有所思地看着杜荷,脸上带着几分期待问道:“杜贤侄,你突然问起定方,可是打算让他协助太子征伐高句丽?” 

 他的这个弟子文韬武略颇为不俗,是他非常看好的帅才。 

 只要给他一点机会,定方肯定能够立功。 

 现在太子请愿出征高句丽,肯定也会借此机会培养自己的武将班底,李靖是何等老辣,怎么会看不出这一点? 

 苏定方今年才42岁,正值统帅的巅峰年龄,跟在太子身边前途绝对光明。 

 杜荷脸色认真说道:“李伯伯,苏将军如此大才,岂能让他继续被埋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