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当大唐话事人,我杜荷说的曾经也是个青涩的少年

第56章 人呢?全请假了?(第2页)

 门下省那一帮人,有一个算一个都是喷子。 

 秘书省的人虽然都是知书达理的大儒,但是整体年纪都偏大,他们的身上多了一丝暮气。 

 也难怪杜荷会有这样的感触。 

 两人寒暄几句,侯君集开门见山说道:“杜荷,这次请你过来,是想请你给吏部的人进行拼音教学培训。” 

 “等吏部的人掌握以后,再派他们到各州去传教。” 

 “你们秘书省得给我们吏部传教的人,提前准备好拼音的书籍才行。” 

 尚书省和吏部人才济济,他们在昨日就己经商议好拼音推广计划。 

 而且他们不光人才荟萃,人手也极其充沛,这么一件小事对他们来说小菜一碟。 

 杜荷站起来说道:“尚书大人,我们事不宜迟,现在就开始吧。” 

 侯君集也跟着站起来,赞赏地说道:“很好!做事雷厉风行,我没看错你!” 

 接着他感慨着说道:“可惜你己经尚公主了,不然把海棠下嫁给你,也是极为合适。” 

 杜荷嘴角一抽,心里骂骂咧咧起来。 

 好你个侯君集,竟然把算盘打到我的身上。 

 我把你当兄弟,你竟然想当我老丈人! 

 呸~ 

 臭不要脸。 

 在侯君集的带领下,两人来到吏部的一间宽敞的大房间内。 

 一大群年轻的官吏盘腿坐在垫子上,他们看到侯君集和杜荷时,齐身站起来行礼。 

 “尚书大人、秘书少监大人。” 

 侯君集朝他们摆了摆手,示意他们坐下。 

 杜荷打量了房间一眼,发现房间的最前面竖着一大块木板,上面贴满一张张宣纸。 

 木板的一侧,还放置着一副笔墨。 

 杜荷赞赏地点了点头。 

 这时候虽然没有黑板,但是古人的智慧却不容小觑。 

 吏部的人准备的很充沛,也方便杜荷教授拼音。 

 杜荷讲了足足两个时辰,一首到午时末才结束今日的教学。 

 因为吏部的人还有其他事情要做,不可能一整天都在这里培训学习。 

 不过经过杜荷两个时辰的讲解,这帮有极深文字功底的吏部署官,基本都掌握了拼音。 

 为了感谢杜荷教授拼音,侯君集还让人整了几个小菜,留杜荷在吏部喝了一顿小酒。 

 侯君集对杜荷说道:“贤侄,明后两日还请你继续来教导,让他们彻底熟练拼音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