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当大唐话事人,我杜荷说的曾经也是个青涩的少年

第23章 当堂激辩(第2页)

 “太子做得对也被打压,长久下去会让太子迷茫,不知道该如何做才是正确的。” 

 “因此臣认为,像孔颖达这样的人,不能再继续担任太子的老师。” 

 听完杜荷的话,李世民沉默了。 

 他之所以把一帮谏臣派去教导太子,目的是让太子也跟他一样,广开言路虚心纳谏。 

 可杜荷说的一番话有板有眼,这帮严格的老师明显不适合教导太子。 

 难道朕的这个教育方式真的错了吗? 

 李世民陷入自我怀疑。 

 盏茶时间过去,李世民抬起头,眯着眼睛看向杜荷,随后缓缓说道。 

 “杜荷,太子叛逆,倘若不派严师教导,如何能矫正他的错误行为?” 

 这是一个拷问。 

 既然杜荷弹劾孔颖达不适合当太子老师,李世民想听听他的想法。 

 是不是瞎胡闹,听杜荷接下来的回答便知晓。 

 杜荷拱手说道:“陛下,你有没有察觉,太子就是被于志宁、孔颖达、张玄素等严厉老师教导后,变得更加叛逆。” 

 “教导太子,一味地批评教育反而适得其反,只会让他更加叛逆。” 

 “臣认为要站在太子的角度思考问题,让太子对我们所说的话有认同感,他才能听进去。” 

 了不得。 

 没想到长安西害之一的杜荷,竟能说出这么一番话。 

 这一刻,李世民仿佛在杜荷身上,看到魏征的身影。 

 李世民微笑着说道:“朕承认你说的有理,不过朕不能只听信你的一面之词。” 

 杜荷虽然变化极大,但是纨绔子弟印象,己经根深蒂固。 

 因此杜荷在他心中,信任感极差。 

 紧接着,李世民对大门的方向高声说道。 

 “把太子右庶子、国子祭酒孔颖达请来甘露殿。” 

 “尊令。” 

 贴身公公在门外应了一声,随后快步下去安排。 

 半刻钟后。 

 满头白发的孔颖达,步履蹒跚地来到甘露殿。 

 “臣拜见陛下。” 

 孔颖达脸色肃穆,恭敬地朝李世民行了一个礼。 

 他瞥了一旁的杜荷一眼,满脸露出嫌弃厌恶的神色。 

 莱国公杜如晦是何等贤明,没想到后代如此不堪。 

 恐怕不出三代,莱国公府便会落寞。 

 李世民看着这个劳苦功高的贤臣,古稀之年还帮他去教导太子,面露难色一时间不知如何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