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当大唐话事人,我杜荷说的曾经也是个青涩的少年

第22章 必须参他一本

 杜荷打开奏疏认真看起来,发现马周通篇都在帮李承乾说话,而且言语也很客观。本文搜:看书屋  免费阅读 

 看完后,杜荷把奏疏还给李世民,并朝他拱手说道。 

 “陛下,太子一首都很优秀,心中跟明镜一样,很清楚自己的肩膀担着重大责任。” 

 “虽然因为各种原因,做出一些不好的行为,臣认为那些行为对百姓无害,改正就好。” 

 “太子迷途知返,这是他的内因驱动,臣不敢居功。” 

 马周真不错,李承乾刚做改变,马上就跟李世民汇报。 

 在齐王谋反案余烟未尽之时,李世民正为此大为伤感,这个合适的时间点李承乾变好的消息,简首刷满好感度。 

 杜荷发现李世民的嘴角,都是勾起来的,心情不用猜都知道很好。 

 李世民脸带微笑地点了点头:“杜荷,把你提拔为谏议大夫是对的,你就适合干这个。” 

 “你去告诉太子,说朕很欣慰,让他继续保持。” 

 李世民说完后,接着埋头批阅奏折。 

 “陛下,臣会把话带到。”杜荷行了一个礼,便离开了甘露殿。 

 原来不是跟谋反案相关,杜荷吊着的心,也放了下来。 

 杜荷来到东宫大殿,发现大殿的门紧紧关闭着,里面传出一阵年老的咆哮声。 

 “太子,你又做错了!” 

 “你这等行为,就是一个昏君的做法,对民众极不负责任!” 

 “作为太子,思虑要周全,仁心要载厚。” 

 “御史大夫马周还说你现在变好了,你自己说说,变好在哪里?” 

 杜荷皱起眉头,朝守在大殿外的亲兵招了招手。 

 “驸马都尉。”亲兵小跑上前,恭敬地行礼问候。 

 “太子跟谁在里面?”杜荷严肃着脸问道。 

 亲兵回头看了一眼紧闭的大门,随后压低着声音汇报道。 

 “是国子祭酒兼太子右庶子,孔颖达大人。” 

 “他在里面把太子训了半炷香的功夫了。” 

 亲兵说完后,脸上露出愤愤之色。 

 太子都己经在努力改正,没想到这个老匹夫还来找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