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当大唐话事人,我杜荷说的曾经也是个青涩的少年

第17章 好言难劝该死鬼

 “对啊!对面牢狱关押的罪犯,也是能看到纥干承基那边的情况!” 

 朝中百官心神一震,这个线索之前怎么就没想到呢? 

 难不成案件要有大反转? 

 朝臣又把目光全都放在杜荷身上,企图从他的反应看出点什么来。本文搜:86看书  免费阅读 

 看到杜荷表情淡然,内心毫无所动的模样,朝臣又开始怀疑起来。 

 “这么淡定?” 

 “难不成罪犯的死,真是无意造成的?” 

 大臣们面面相觑。 

 “大理寺卿孙伏伽,把相关犯人带上来。”李世民挥手说道。 

 犯人被押上太极殿审判,这是大唐立国以来的头一遭。 

 但是案子牵涉到太子,今日就要查出个结果,拖久了会产生诸多不良后果。 

 “臣遵令。” 

 孙伏伽行礼后,紧绷着脸,亲自去大理寺带人。 

 半刻钟不到,孙伏伽带着六个狱卒,把三名罪该流放的罪犯,带上了太极殿。 

 “陛下,三名流犯己带到。”孙伏伽禀报道。 

 “罪臣参见陛下。” 

 三名罪犯带着枷锁,双膝首接跪到地上,给李世民行了一个磕头大礼。 

 “昨日牢狱发生的事,你们都知晓吧?”李世民冷声问道。 

 “陛下,我们知晓。” 

 来的路上孙伏伽己经跟他们说明情况,这三名罪犯也知道来太极殿的原因。 

 “把你们的所见所闻,从头到尾说一遍。” 

 “是陛下。” 

 三名罪犯开始把昨天的见闻,原原本本说了一遍。 

 而他们说的经过,和狱卒们说的一样,甚至还没狱卒说的全面。 

 这个结果,显然不是李泰的一帮党羽想要的。 

 催仁师皱着眉头说道:“杜荷和犯人静默对视的时候,可有什么异常举动?如果提供有用信息,便可戴罪立功,酌情减轻你们的罪状。” 

 杜荷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心里想道:“呵呵,真有意思。” 

 这个出身博陵崔氏的催仁师,用心极为歹毒。 

 崔仁师的一番话乍听起来没有问题,可细想一下,他何曾不是诱导罪犯胡编乱造。 

 果然,听到戴罪立功可以减刑,三名本该被流放的犯人,眼里露出一抹异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