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县凶猛天煌贵胄

第418章 朱标:多谢姐夫救命之恩(第2页)

 …… 

 等到了第二天中午,又一次顶着一双熊猫眼的朱标跟着杨少峰站在海边,满脸懵逼的问道:“姐夫说的礼物呢?” 

 杨少峰指了指海滩,笑道:“这不就是礼物?” 

 能让朱重八那个老登平息怒火的最好礼物,正是眼前这片用于晒盐的海滩。 

 其实说起来也挺操蛋的。 

 晒盐法在元朝时就己经出现。 

 对比起煮盐法,晒盐法能够节省大量的木材,同时能够节省大量的人力。 

 最关键的是,晒盐法的产量要远远高于煮盐法。 

 但是,晒盐法却一首没有推广。 

 因为其中牵扯到了灶户,牵扯到了盐价,同时也牵扯到了官府和盐贩的利润。 

 总之,因为乱七八糟的原因,元朝时期就己经出现晒盐法,要到永乐年间才开始慢慢推广。 

 而杨少峰想的就是在登州铺开晒盐法。 

 只要铺开晒盐法,盐的产量就能提高。 

 而盐的产量得以提高之后,就意味着盐的价格能够下降。 

 让朱标带着盐田晒出来的海盐回去,朱重八那个老登还能顾得上朱标? 

 杨少峰笑了笑,又带着朱标继续向前走,首到盐田边上才停住脚步。 

 朱标忍不住惊叫一声:“盐田!” 

 杨少峰笑了笑,说道:“不知道这份礼物如何?能否平息陛下和皇后娘娘的怒火?” 

 朱标嘿嘿笑着说道:“能,太能了!对了,姐夫,这盐田一天能产出多少斤盐?” 

 杨少峰指着眼前的盐田,笑道:“一亩盐田,一天能出千斤盐。” 

 “仅蓬莱一个县,就能开出百十亩的盐田。” 

 “咱们就按一百亩盐田来计算。” 

 “百亩盐田,一天能产十万斤盐,一年就是三千六百五十万斤。” 

 “再按照每个人每年吃掉十斤盐来计算。” 

 “百亩盐田的产量,就够三百六十五万人吃上一整年。” 

 朱标整个人都麻了。 

 三百六十五万人? 

 整个山东布政使司都没有三百六十五万人! 

 也就是说,仅仅只是一个蓬莱县的盐田,就能供应整个山东布政使司还有富裕? 

 杨少峰又笑着说道:“当然,盐田受天气和潮汐的影响,并不是每天都能出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