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县凶猛天煌贵胄

第235章 马皇后:你啊,就是关心则乱!(第3页)

 不是,那个狗入的到底是怎么想到王田制的? 

 王莽都踏马的被骂了多少年了,王田制的名声经过一代代士绅豪强和读书人的努力也早就己经变得臭不可闻,那狗入又怎么会想到捡起来王田制的? 

 好像也不对。 

 因为自己并不是只有土地方面的利益,所以帮着那个姓杨的搞王田制,能成功的恶心到朱皇帝和李善长,顺带着还能恶心到一大批的勋贵、士绅。 

 更关键的是,只要搞王田制,某两个人的名声就会变得更加臭不可闻。 

 刘伯温很想试试。 

 毕竟那个姓朱的皇帝不怎么做人,那个姓杨的也不是什么好鸟儿。 

 只是再转念一想,刘伯温又

觉得有些不对劲。 

 在仔细思索了两天两夜之后,刘伯温最终想明白了,那个提到名字都让人感觉恶心的知县所提出来的王田制,跟王莽要搞的王田制根本就不是一回事儿。 

 王莽要搞的王田制会强行收回士绅或者说官员、勋贵、宗亲们手里超额的土地。 

 而那个人提出来的王田制,却根本不涉及到这一条。 

 也就是说,王田制并不会恶心到李善长和勋贵们,甚至都恶心不到朱皇帝。 

 因为他提出来的王田制虽然执行起来和王田制大差不差,但是他提出来的王田制只是强调了土地收归公有,但是并没有说强制收归公有,也没有强调田亩数量的限制。 

 即便真的推行起王田制,也只是由朝廷先把那些无地的百姓迁移到北方,由北方的地方官府给他们授田,并不是首接强行把士绅们的土地收归官府再分配。 

 而像李善长以及大量被赏赐了土地的淮西勋贵们也不会被迫把手里的土地交出来,最起码在五十年的免赋税期之内不需要考虑是否要交出土地的问题。 

 也就是说,这种玩法其实很稳。 

 想到这儿,刘伯温的心里顿时就更加难受了。 

 不是,你踏马也是读书人啊混蛋! 

 你怎么就非得跟这天底下的士绅和读书人过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