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县凶猛天煌贵胄

第111章 整治吗喽的手段(第3页)

 “记得告诉那些个社长闾长,这些汶上县过来的百姓以后就是咱们宁阳县的人,谁要是敢把他们当做外乡人欺负,也休怪本官手里的鞭子不认人。” 

 “等他们各自挑选好了想住的房子,记得把他们带回来办理租住手续。” 

 “顺道再告诉那些个闾长社长们,眼下耧播己过,挖掘人工湖的继续去挖掘人工湖,让剩下的青壮明天一早到县衙来。” 

 等跛五拱手应下后,杨少峰伸手揉了揉太阳穴,又补充了一句:“还有王老歪,让他待会儿就过来一趟,本官有事情要交待他去做。” 

 …… 

 忽如其来的汶上县移民,让杨少峰有了一丝紧迫感,也让杨大知县决定先在宁阳县搞一座砖窑出来。 

 没办法,城里的空房子也好,城外的空院子也罢,随着以后迁移到宁阳县的百姓越来越多,这些空房子空院子早晚都会有不够住的那一天。 

到时候是让迁移过来的百姓去搭窝棚?还是让他们首接幕天席地? 

 杨大知县自问做不到放任百姓不管,自个儿就不是那种铁石心肠的酷吏。 

 所以就只能事先做一些准备。 

 比如说烧砖盖房子。 

 当然,杨少峰并没打算盖什么宅院,毕竟只是让迁移过来的百姓临时居住的地方,也没必要搞成什么几进几出的大宅院。 

 杨少峰想要搞的是知识青年到乡下去那个时代的特色产物。 

 那种相当于把一个很长的长方形屋子用砖做好隔断,隔断之后的每间屋子都有一个小门,屋子里大概有二三十平大小,能放下一张床和一些简单的家具。 

 这种小房子一个人住的话还凑合,一家人住就实在是拥挤不堪。 

 但是,这种房子用来临时安置迁移到宁阳县的百姓却是再适合不过——想住大房子吗?那就老老实实的耕种,闲下来的时候也要努力打工赚钱,这样儿就能早点儿买房子或者自己盖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