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县凶猛天煌贵胄

第48章 头疼的朱重八(第3页)

 “挖人工湖防旱?” 

 “打火机?” 

 朱重八对于杨大知县的了解,一开始就是一个十九岁且心向大明,差点儿就饿死在宁阳县城外的读书人,在被常遇春所率领的明军救起之后,被常遇春强行安排了一个千金买马骨的马骨身份,从此就成了宁阳县的知县。 

 这样儿的身份对于朱重八而言并没有什么稀奇的,毕竟大明朝喊出来的口号是“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尽管北方愿意投奔大明的读书人不算太多,但是总归有那么一些,对于朱重八而言,多一个少一个杨少峰都没什么大不了的。 

 但是朱重八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他杨大知县居然在短短两三个月的时间里就能折腾起好大一片动静,甚至连常遇春和徐达都数次为他上奏请功。 

 再联想到上一次徐达和常遇春上奏本请求朝廷往山东调拨粮食以防干旱,朱重八心里也不禁对杨

大知县多了三分好奇。 

 “啪”的一声,朱重八顶开了打火机的盖子,又按下打火机顶部的机关,双眼怔怔的瞧着忽然窜起的火苗。 

 往山东调拨粮食无所谓,给杨少峰赏赐同样也无所谓,无论是给钱还是升官都无所谓,但是杨大知县的种种行为,总是让朱重八有一种“朕能看懂你的每个操作,但是连起来看却大受震撼”的感觉。 

 让人把太子朱标喊来,朱皇帝首接就把几份关于杨少峰的奏本推到朱标身前:“你先看看,再说说你的想法。” 

 朱标拿起两份奏本翻了翻,面色逐渐变得凝重起来。 

 “让百姓认领土地?” 

 “召集县里三百个青壮挖掘人工湖?” 

 朱标放下手里的奏本,正色道:“这个不知道从哪儿冒出来的杨大知县可不是什么易与之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