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县凶猛天煌贵胄
第2章 打工有风险,当官需谨慎
给朱重八打工可不是什么好差事。本文搜:卡卡小说网 免费阅读
俸禄不算高,规矩一大堆,万一哪天忍不住伸手捞点儿钱,说不定就要被制成稻草人然后挂到县衙大堂上风干,美其名曰剥皮楦草,以为后来者戒。
这次被常遇春那个黑炭头赶鸭子上架,杨少峰不得不翻开宁阳县县志,开始了解宁阳县的情况。
宁阳县不是什么大县,甚至连中县都算不上,只是一个分领八社的小县。
所谓社,是元世祖忽必烈定下的一种制度,以自然村为基础,每五十户编为一社,逾百户者另立社,不足五十户者与近村合为一社,地远人稀不能相合者各自为社。
好巧不巧的是,宁阳县分领的八个社都是地远人稀的情况,每社基本上只有几十户人家,治下人口总数量也只有两千多。
用后世的眼光看,一个县人口数量不过万,绝对是件难以置信的事情,然而对于洪武元年的山东行省而言,一个县的人口数量不过万却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因为经历过大大小小几百次反元起义,经历过无数天灾人祸带来的饥馑,整个山东行省的总人口数量也不过是一百多万人,即便取整数两百万人计算,平均下来每个县也不过是一万九千人左右。
像宁阳县这种地理位置不具备特殊经济价值与军事价值,下辖更是只领八个社的小县,能有两千来人都己经算是多的。
而真正让杨少峰感到头疼的,则是自己这个临时代理知县的工作。
劝课农桑。
简单来说就是赶紧组织恢复生产,尽量少给朝廷添麻烦。
问题是劝课农桑不能只靠杨少峰一个人吧?
因为徐达率兵北伐,原本的宁阳县知县跑路,连带着县丞、主簿、典史之类的佐贰官也全都跟着跑路,就连县里的衙役也都作鸟兽散,要不是常遇春那个黑炭头多少还有点儿良心,临走之前把几个因为伤残而不适合继续上战场的士卒丢给杨少峰,恐怕杨少峰就只能做个光杆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