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敌军来了!(第2页)
“不应该呀,我记得分明是五万啊?今日凌晨辽西驻军派遣五万精兵突入辽东,遭遇八旗军精锐两万人马,最终落荒而逃,唯靠总兵官曹变蛟冒死督战方得保命返回。”
看到面前的战报内容,曹变蛟的脸不由得微微变形。
说什么皇太极亲自斩首五百名将士,多尔衮以人力破敌军大炮——这不还不如直接写多尔衮徒手接下火炮弹丸来得真实吗!
要知道曹变蛟当年可是经历过那被敌军冲散阵型、溃不成军的情景,即便如此也不会这般书写战报呀!
见状,洪承畴低声对他说:“陛下有陛下的想法,你就乖乖签个名字吧。”
其实朱由检也有着自己的苦恼,这出戏可都是孙传庭、堵胤锡跟朱由检在宫里谋划了一宿的结果。
为了给天下百姓营造危机感,这场大战势必要呈现出惨烈的大败局面,以便让天下臣民深刻意识到清军的威胁。
如此这般才可使朝廷和皇帝站在维护正义的立场,至于文官集团信不信无所谓。
毕竟经过杏山战役后,在民间赢得了不少口碑,甚至一些年迈的宗室子弟都被打发到乡间充当朝廷舆论引导者——毕竟皇亲说话比乡绅更有可信度嘛!
现在的困境是:大明根基未稳,急需时间积攒力量。
唯有韬光养晦、厚积薄发,方才能真正击溃关外蛮夷。
任何妨碍大明修炼内功的人都可恶至极。
不管大明士大夫们是否相信,但天下的百姓已然深信不疑。
士大夫们连请求作战雪耻的机会都没有了,为何你却如此急切想要出战?若是真能战斗,朝廷
会不愿意动手吗?已有二十多万朱家人死于辽东,这可是国仇家恨,你再焦急能及得上皇帝着急的程度吗?你是不是心中有愧?莫不是与敌人勾结?
对于这一策略,朱由检、孙传庭、洪承畴将其命名为“大清骗局”
。
唯一的遗憾在于,此时的皇太极显然仍处于需要以“战略诡计”
来应对的局面……
盛京大政殿内。
皇太极面容苍白地盯着刚刚送回关内的探子递来的邸报。
邸报上赫然记载着:“辽东大败!十万大军崩溃溃逃!”
还有那句流传甚广的传言——“女真人不满万,满万则不可敌。”
以及另一段话语——“在这危难之际,天下各地应同心协力,以免后代笑话。”
皇太极的表情逐渐变得狰狞,他虽猜测到朱由检会夸大盛京战役的胜利,但他做梦也未想到,对方竟然如此厚颜无耻。
这般夸大其词让他愤恨不迭。
“哪里有什么十万大军!?”
、“难道你不该主动攻击?前进一步试试看,我立刻还你盛京!”
、“进攻啊!”
那一战,正黄旗与镶黄旗三千精锐几乎拼尽全力,还是没追上慌忙逃跑的大明朝军队。
这也是合情合理的,这些年来,明朝军队其他方面能力虽无多大进步,逃跑的能力却练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毕竟跑慢了的士兵大多不是死亡就是被俘虏回去做了包衣奴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