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真是复杂(第2页)

 说完便拂袖离去。 

 假如方才苏谯不是指责朱标,而是夸赞“燕王仁孝”,恐怕朱元璋当场就会命人斩了他。 

 然而,苏谯的言论正好触及靖难之役的核心问题——朱允炆并非大明的合法继承人。 

 朱元璋之所以强认朱允炆为继承人,是因为他对朱标的深情厚谊所致。 

 从法理上看,常氏所出的朱允熥才是更合适的继承人选。 

 而就才能而言,十个朱允炆也无法与朱棣相比。 

 可朱元璋始终不愿面对朱标早逝的事实。 

 他企图将朱标的精神寄予在朱允炆身上培养。 

 可惜的是,朱允炆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是朱标。 

 苏谯的一席话让朱元璋清醒过来。 

 朱元璋一声不吭地走出诏狱。 

 随后他唤来身边的人下令: 

 “蒋瓛!” 

 “卑职在!” 

 “看紧这个叫苏谯的人!如果他的脑袋掉了,你们所有人全陪着死!” 

 他指着身后一众锦衣卫加重了语气。 

 听罢,在场之人无不浑身一颤,蒋瓛额头冒出了汗珠:“卑职遵命!” 

 与此同时, 

 东宫中的朱允炆本打算前往探望朱元璋,却不料扑了个空。 

 一打听才知道朱元璋去了诏狱。 

 心下一慌,急忙找来两位军师黄子澄和齐泰商议对策。 

 二人同样神色紧张。 

 “两位先生

,可有什么计策?” 

 “莫非皇祖父有心意立四叔为储君?” 

 黄子澄和齐泰虽不够机敏,但还是明白事理的。 

 若朱元璋真想杀苏谯,早就动手了,哪用等到现在? 

 经过一番沉默思考,黄子澄终于向朱允炆说道: 

 “殿下,依臣之见,您应当立即前往诏狱一趟。” 

 朱允炆有些不解:“为何要我去诏狱?” 

 黄子澄狡黠一笑:“只要殿下到了诏狱,剩下的事情臣可以代为谋划。” 

 “此人如果能够收买自然是最好,倘若不行……一旦他在言谈中露出对殿下的不敬之意,我们便可诬陷其欲弑君。” 

 “不仅这样,还能将罪名推到燕王头上,到时候保准让他焦头烂额!” 

 听完这番话,朱允炆眼前顿时明朗起来,“如此甚好,请两位先生同我一同前往。” 

 说毕,朱允炆恭敬施礼,两位谋士喜笑颜开回礼应允,三人一同朝着诏狱行去。 

 另一方面, 

 朱元璋匆忙返回乾清宫后突然想起什么事似的拍了拍脑门,赶忙掏出手机在群里联系思宗烈皇帝。 

 太祖高皇帝:“小兔崽子别装傻,你们那边情况如何了?” 

 思宗烈皇帝:“谢谢祖爷爷挂念,**已经被击退,儿臣正在筹备诏令天下宗室入京之事。” 

 太祖高皇帝: 

 “你这会儿速去吏部,调取一人的档案来。” 

 太祖高皇帝道: 

 “祖爷爷有何差遣,请明示。” 

 思宗烈皇帝道: 

 “其人复姓苏名樵,洪武二十四年辛末科进士出身,排位之事恐与我们如今的记载有所不同。 

 这人在往后的历史里,可有过什么乱子?是否被世人誉为良臣?” 

 听到询问后,朱允炆思索片刻答道: 

 “此人事迹儿臣确实不曾听闻,但祖父莫要担忧,儿臣这便查探清楚。” 

 过不许久,朱允炆将从吏部调出的信息呈送到了朱元璋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