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过于年轻

 5 

 随后苏谯进一步推演形势:即便虞怀王如此特殊都难以避免蓝玉的命运更别说是当今天子之长孙呢?“若留蓝玉于廷内,等到太孙即位,首当其冲不是削减各方藩王势力,反而是召集燕王入京解去蓝玉军权!” 

 因此苏谯剖析得出结论:“陛下不能传位于太孙,根源在于年事已高且太孙过于年轻。本文搜:找小说网  免费阅读 

 陛下无法保证足够的时间给太孙殿下建立起独立的支持体系。” 

 听到这里,朱元璋下意识地打量了黄子澄与齐泰这两个谋士。 

 回忆刚才朱允炆那生涩拙劣的演技。 

 没有之前那种美化效果的帮助根本无法躲得过他的火眼金睛,也绝对瞒不过自己的几个儿子。 

 更重要的是他们合起来骗人倒还好,但给出的策略实在太差了!教着咱允炆来骗咱,终究自己会离世一日,到时候让朱允炆如何凭借这点本事去欺骗天下臣民? 

 这两人既挡不住蓝玉的铁蹄,更抵不住燕王朱棣锋利剑锋。 

 这两个家伙怎么能和当初为朱标精心挑选的那批人相提并论?! 

 心中这般思索之际,朱元璋不由自主地生出一股悲凉之情。 

 黄子澄则激动地注视着苏谯,高声质问:“苏谯!你毫无证据,怎敢断定燕王必然造反?” 

 苏谯立即回应道:“因为晋王身体羸弱,从任何角度来看,他都不可能构成威胁。” 

 “按理推算,继承晋王之后的,自然就是燕王!” 

 “若黄大人、齐大人以及太孙殿下从燕王着手削弱其权势,这和逼迫燕王谋反而有什么区别?一旦削掉了燕王,大宁都司中的宁王又怎能坐视不管?” 

 “到那时候,凭借宁王麾下朵颜三卫的强大兵力再加上燕王杰出的将才,不知两位打算派谁去阻挡他们?” 

 “况且,按照二位殿下和太孙殿下的看法,鉴于太孙殿下的稚嫩,恐怕削减势力时并非从最强硬者入手,而是遵循从弱至强的原则吧。” 

 “恳请陛下深思熟虑:假如削除燕王亲弟周王或从小一起长大湘王之地位,燕王将会有何种反应?” 

 听完这一连串推测后,黄子澄与齐泰交换了一个不安的眼神,随即满背冰凉。 

 这家伙到底是怎么知道我们秘密策划的内容呢? 

 难道是偶然听闻来的消息吗? 

 然而,苏谯接下来的话语依旧绵密如瀑:“要是真采取了循序渐进策略的话,结果恐怕会让陛下最不愿面对的结局加速到来。” 

 见状,黄子澄怒吼:“你在胡说些什么!陛下,此人体己疯癫失心了啊!” 

 就在同时,“啪嗒”一声茶杯被摔得粉碎——满脸通红且怒意腾腾的朱元璋猛然砸向地面原本端详着他的那只玉盏。 

 整个朝堂上下立刻鸦雀无声。 

 包括朱允炆亦瑟瑟发抖站在一侧不敢发声半句。 

 紧接着朱元璋愤怒嘶嚎而出:“那就让他讲下去好了!如果真是如此,又会出现怎样局面呢?!” 

 于是苏谯从容不迫回答:“参见陛下,湘王、周王年龄与太孙接近,并肩成长为皇家血脉,在这样的关系脉络里,他们怎么可能甘愿屈辱承受这种打压呢?” 

 “另外,据我所悉,湘王性格颇为坚毅刚直。 

 倘若有一天他奉召从湖南押解进京城来受审,会是何种情形?” 

 “您比谁都更清楚这个答案啊!陛下。” 

 当这句话终于吐露而出后,再也无法按耐情绪激涌的朱允炆迅速手指指戳向对面的苏谯厉声呵斥: 

 "即便我是打算整顿诸王封号权力秩序,那你凭什么一口咬定我非得将十二叔囚禁入京不可么?我哪里会干出自辱祖上的勾当?!” 

 "这是因为殿下读圣贤经纶多年!" 

 "而且因为黄大人还有齐大人们同样研习圣学多年" 

 "所以殿下必定要确保有合法合理根据才可以施行措施!" 

 "假设湘王并没有犯错误就要被剥夺爵位,那么如何能够显示太子您的行动名正言顺呢?!" 

 "故而臣坚信:如果确实开始调整分封状态的话,那么对上首波遭受处置的对象必将包含湘王和周王——他们必将在锦衣卫铁镣加身下锒铛进入皇宫接受审讯。” 

 “不然则显得您失去正当理由,玷污自身清白名誉于青史之间。” 

 随着这段激烈争辩进行过程中,即便是平日温和待人的老皇帝朱元璋此刻也难以压制心头火气冲着苏谯勃然大怒喝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