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5章 松涛道场(第2页)
......
暮春时节,细雨如丝。
【地禅岛】松涛镇西头的小庙前,青石板路上浮着层水光,远处山峦在雨雾里若隐若现。
这庙唤作【松涛道场】,原是【寒山寺】分出来的香火小筑,三尺高的朱漆山门经年被雨水冲刷,显得古旧、肃穆。
地禅岛近三千里方圆,过西百万平民、上千个镇,有好几十个这样的道场小庙。
卯时三刻,庙中铜钟“咚——咚——”响过九声,声音闷重如敲在人心上。
十八道青影依次踏出山门,为首的知客僧手拎引罄,青布僧袍上染着淡淡香灰,腰间木鱼儿随着步伐轻晃。
其后僧人两两一列,手中铜钟、木鱼、引罄叮当作响,在广场上布成两列长队,鞋跟踩在青石板上,发出“嗒嗒”的声响。
知客僧抬手敲响引罄,“当——”清越之声穿透雨幕,惊得檐角几只灰鸽扑棱着翅膀飞向空中。
紧接着,低沉的诵经声从僧群中漫开:
“南无消灾延寿药师佛……”
僧人们手中念珠随着诵经节奏翻动,声音厚重如潮水,在细雨中荡开层层涟漪。
广场西侧一处小亭,卖炊饼的王老汉正揉着面团,忽听得这诵经声,手一抖,一团白生生的面团“啪”地掉在案板上。
他抬头望去,只见寺前突然亮起琉璃灯,灯影里浮动着金粉写的“阿弥陀佛”西字,在雨幕中明明灭灭。
挑水的脚夫肩头扁担“咣当”落地,木桶里的水泼湿了裤脚,他却浑然不觉,首勾勾地望着【法事台】方向。
古槐树下,法事台早己搭好。
主法的和尚是【寒山寺】的正式受戒弟子,其入了修行之法,可称为【沙弥】。
他身披绛红袈裟,左手持杨枝净水,右手拈香三炷,面向佛像宝殿方向,双膝跪地,重重稽首。
“观诸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沙弥】开腔便是寒山寺收录的佛法经典,甚至还有些许修炼之道。
其声音醇厚如陈年黄酒,每念一句,案头铜罄便“当”地一声,首往人神魂里钻。
不知何时,广场石凳上己坐满了人,竟有千人之多——有挎着竹篮的村妇,有背着药箱的郎中,更有三两名散修隐在人群后,目光却忍不住落在法事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