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周边邻居打听
"阿姐,借问声,这巷子里原先住的钟先生家..." 她故意把 "先生" 二字咬得偏软,带着点吴语的尾音。左边老太太抬起头,眼尾的皱纹里卡着槐花瓣,浑浊的眼睛在她珍珠项链上转了两圈:"钟家啊,早搬走喽。鹤年阿弟人是顶好的,就是后来... 唉,作孽。"
街角的 "福兴杂货店" 还挂着四十年代的铁皮招牌,老板正在给玻璃瓶贴标签,听见响动从老花镜上方望过来。江浅摸出两枚银元放在柜台上,指尖划过积着糖霜的玻璃罐:"大伯,您还记得钟先生出事前的样子吗?" 老人的手指在秤杆上顿了顿,声音突然低下来:"腊月里来买过蜡烛,眼睛底下乌青乌青的,往常总要跟我家阿毛说两句笑话,那次却只是盯着日历看 —— 您猜他看啥?看清明节的日子。"
糖纸在罐子里发出窸窣的响,江浅注意到老板袖口绣着极小的梅花图案。"虞太太呢?" 她压低声音,"听说她后来常跟陌生人说话?" 老人往门口瞟了瞟,用秤杆敲了敲账本:"正月里来了个戴灰呢帽的男人,站在巷口跟虞太太说了半盏茶工夫。/x·1·9?9-t^x′t+.+c,o_m¨我家阿毛看见那男人手里捏着张纸片,上头印着‘东亚株式会社’的字样 —— 日本人的公司啊,难怪后来要抓人。"
裁缝铺的缝纫机声在午后显得格外清晰,老板娘正对着纸样发愁,领口别着的铜顶针泛着温润的光。江浅摸着案台上的阴丹士林布料,突然看见布角绣着半朵玉兰花,针脚和老仆帕子上的一模一样。"虞太太以前常来做衣裳吧?" 她笑着问。老板娘的手猛地收紧,顶针在布料上压出个小凹痕:"最后一次来是惊蛰,给小小姐做夹袄,量尺寸时手都是抖的。我问她是不是病了,她却说‘周嫂,以后怕是麻烦你多照应了’—— 哪里知道,转天警察就来了。"
缝纫机的轮轴发出咯吱咯吱的响,老板娘忽然凑近,身上带着淡淡的樟木香:"还有桩怪事,二月二龙抬头那天,虞太太在巷口跟个要饭的老头说了好久的话。那老头穿得破破烂烂,可手里的旱烟袋是黄花梨的,我瞅见虞太太往他手里塞了个蓝布包 —— 后来才听说,那老头是城隍庙的香火师傅,专给人跑腿递消息的。~嗖¢艘`暁^税`蛧? /追·醉^歆·璋-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