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奏折(第3页)

 只要我们大军东出,收复河南和洛阳,自然能够打通长安和江南等地的联系。”

 听到李雄的回答后,李隆基再一次的开口问道“现在谁还有什么问题?”

 杨献宇得到李雄的回答后,躬身行礼说道“臣已无异议!”

 看着下方其他默不作声的众人,李隆基接着说道“既然众人都不反对那事情,就这样定了,三日后,由李雄率领大军出发。”

 “微臣遵旨。”

 散朝后,本该跟随李隆基一起返回的高力士,现在太极殿外截住了李雄等人。

 “三位李大人,杨大人,哥舒翰大人,陛下在御书房等着你们,紧随咱家来吧!”

 几人对视一眼以后,便纷纷跟在高力士的身后,直奔御书房而来。

 御书房内,李隆基看着几人到来以后,便将手中奏折放下,对着高力士说道“去给几位大人赐座。”

 “谢陛下。”

 李隆基扬了扬手中的奏折“寡人正在看李雄,给寡人的百年大计,看到我是心头澎湃啊!”

 “来,你们也相互传阅一番,看完后再说说自己的感想。”随后将奏折递给了高力士,让他传给众人。

 随后,除了李雄以外,其他几人在看的时候,有时眉头紧锁,有时却露出一副释然的表情。

 当李嗣业,最后一人看完以后,便恭敬的将奏折再一次的递回。

 “说说吧!看完后有何感想?”

 众人对视一年以后还是户部侍郎杨献宇首先开口说道:“奏折上的内容,只要能够实施,确实能称得上是百年大计。

 而且也能解决我大唐不少的隐患,同样在财政方面,将实现东西平衡。

 但同样的,想要组织如此大规模的民众迁移,如果在平时的话,确实是容易了不少,可是现在朝廷既要平定叛军,还要组织如此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恐怕不是易事。”

 李隆基点了点头,自己的这位户部尚书,虽然有的时候固执了一点,抠搜了一点,但是在大局观上还是不错的。

 随后,李隆基将目光对准了李雄“李雄,这份奏折既然是你所上,就由你来为大家解释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