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比如恶邻(第2页)
赵振邦看着孙叫枝,好像孙叫枝能帮他解开心中的疑问。
小时候俺家的邻居仗着人多势众,孙叫枝说,总是欺负俺家,俺家打又打不过它,骂又骂不过它,俺爸爸妈妈整天生闷气。俺外婆劝俺爸爸和俺妈妈说,咱们弄不过它,不能把它欺负咱们家的情形改过来,咱们就不能硬挺着和它对着干,硬挺着与它对抗,吃亏的还是咱们自己,这种状况咱们没有办法改变,就不如适应它,顺着它,它们家的下水道要占用咱们家的地点,就让它占,反正是埋在地底下,不影响咱们的生活,顺便把咱们的下水也接上去。它们家的石榴树枝子长到咱们家院子里了,只要不对咱们家的生活造成影响,就让它长去,石榴成熟的时候,咱们也可以摘一个尝尝。不要和小人起冲突,造矛盾,和它们一起冲突形成矛盾,小人缺德不讲理,总会干那些没有鸡嘎子的事儿,背地里怎么歹毒就怎么干,所以咱们家见了小人勤打招呼,多问好,这样咱们才能跟它接触少吃亏。买房子就跟这一个样,房子非买不可,开发商的嘴大,房价它们说了算,大家伙儿都愿意卖,咱们就跟着顺大流,反正被坑的又不是咱们一家。
赵振邦说,这么下去,还一辈子的贷款,还不是吃一辈子亏,没完没了没尽头?
孙叫枝说,事儿可不是你说的那样,事不过三,富不过三代,穷不过三代,物极必反,这都是“常言道”,是以前的人从经验教训里总结出来的,一句话能经过几百年、几代人传下来,肯定是有道理的,没有道理也传不下来。说事不过三,以俺外婆的意见,就是说,但凡那家邻居所对俺们家做的坏事,俺们家都顺着它,让它得逞。时间长了,它们家干什么事儿就形成思维惯势,认为他们家无论干什么,村子里的人都不敢阻挠它,时间长了,肯定会激起众怒。村子里单个的家庭敌不过它们家,但是撑不住全村人起来共同反抗它,长此以往,它们家不败落才怪。买房子也是这个理儿,等大家醒悟过来,都不买开发商的房子,开发商就非得投降,把房价降下来不可。
赵振邦说,你外婆家的事儿与开发商卖房子的事儿没有可比性。
孙叫枝说,怎么没有可比性?可比性大了!都是鸡巴孬种!屿石县的开发商疯狂抬高房价,为了卖房无所不用其极,采用虚假宣传,合同欺诈的手段,讹诈不成恼羞成怒,动用暴力手段殴打消费者,我自己就是个例子,被蟠桃园小区的开发商打成那样子,还企图嫁祸于他人,被他们扔到马路上企图让过路车轧死。光靠骗我们一家他们也发不了财,开发商得趋利本性,使得它们不停地去欺诈每一个消费者。就跟屎壳郎推粪球一样越滚粪球越大,资本累积得越多。他们骗一个骗两个,消费者无力与它们形成对峙局面,骗十个,二十个,三十个,被骗的消费者团结起来,形成强大的维权声势,开发商就会害怕,才会在降价方面,在诚实守信和不欺诈像我们这样穷家竭业买房子的人上妥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