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山娃青年192集(第2页)
“就像下棋,得先让对手看清棋盘。就像双方格斗,要拉开架势一样。”
曹响皱眉重念,当讲到第一年“考核指标”增长,所要采取措施和应对办法时,山娃突然起身夺过答辩书,插话说:
“这里要情绪激动、声音高昂、铿锵有力!”山娃替他演示着提高了声音和语调的力度,惊飞了树上的麻雀。
山娃又看着手表指针所划过的时间、揣摩着朗读语速的快慢程度,掐算着宣读的时间,拧着双眸对着曹响说:
“依据《答辩书》的内容,要掌握好时间,不能超过一小时。朗读要做到:情感交融,抑扬顿挫,声情并茂,错落有致,跌宕起伏。要标注上:在哪个段落的末尾地方,需要鼓掌,你要停顿一下要掌声。平叙舒缓的地方,语气要平稳,语速要舒缓。”
“哈哈哈!老弟呀!你不愧为当过老师,演说能力就是强,有技巧。好好!你说的言之有物,言之有理。我一定好好练习。”曹响哈哈大笑着,一脸认真的说道。
山娃计算着,A4z纸15页,每页平均语速需要3分钟,合计45分钟,加上鼓掌五次时间,也不过50多分钟,只要不超过一小时,就不会在时间上扣分的。就这样,反复练习多次,不厌其烦的拿捏尺度和火候,以求达到最佳境界和完美无缺的效果。。。。。。
1987年11月末的兴隆山城,在时代的浪潮中,悄然涌动着变革的气息。小城环山而建,冬日里,山上的树木褪去了秋日的斑斓,只剩下斑驳的枝干在寒风中坚守 ,似是在等待着春的讯息。城中街道上,行人裹紧棉衣匆匆而过,街边的店铺里偶尔传出阵阵欢笑,为这寒冷的季节添了几分烟火气。
冬季的寒风凛冽,但改革承包的春风,却吹进了二轻工业系统,一场关于塑料厂承包方案的竞聘大会即将拉开帷幕。
山娃作为体改办的关键人物,忙碌的身影穿梭在各个文件与会议之间。他深知,这次改革对于兴隆山城的经济发展意义重大,每一个决策都可能影响着无数人的命运。
塑料厂现任厂长崔明文,得知竞聘消息后,内心的波澜不惊。他50多岁,初中毕业,长着一张长瓜脸,剑眉下的杏核眼透着精明,说话时带着沙哑的嗓音,中等身材,体型清瘦。在他看来,除了曹响,没人能与他竞争。报名那天,他请示了工业局局长陆红途,陆局长一脸得意地对他说:
“老崔呀!依我看,除了曹响,没人敢和你竞争厂长这个位置,因为一般人不懂塑料行业,又是一个二轻企业,你放心,非你莫属。承包答辩也不过是走个过场。曹响已经去了印刷厂当了专职书记,不会再来塑料厂承包了,俗话说:‘好马不吃回头草’嘛!哈哈哈!”
陆局长哈哈的笑声,在办公室里回荡,让崔明文更加笃定自己的优势。他嘿嘿笑着回应说:
“嘿嘿嘿!局长您说的有道理。曹响前几年在塑料厂,棱角被我给磨没了,过去又划分过文革时期三种人,虽然后来他申诉被取消了,但政治上还是有了污点嘛。就是他来承包,也是无名小卒一个,螳臂挡车自不量力。”
有了陆局长的一番话垫底,崔明文自己也信心满满。于是,在第二天就草草写了一份《承包方案答辩书》。企业情况概述部分,他寥寥数语,满是大话、套话和官话;十二项考核指标,就如山娃所料,增长指标每年连续递增10%,降低指标每年连续降低5%。最后关于建议与发展规划,也只是简单提及要消化库存积压产品,每年象征性开发一至三个全塑凉鞋外观设计新产品,改变样式、增加花色品种等内容。这份答辩书打印在A4纸上,只有薄薄的8页,好像有点应付差事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