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山娃青年182集(第2页)
小可拍拍胸脯,眼睛亮晶晶的,嘿嘿的笑着说:
“嘿嘿!大哥!你就放心吧!我放暑假了,也没事干,肯定能照顾好她们。”
回到家,小可逗着两个小家伙,欢声笑语顿时填满了屋子。
而在半壁山老家,同样热闹非凡。山娃的大妹妹赵小云从承德卫校放暑假归来,她穿着整洁的校服,扎着利落的马尾,一进家门就帮着多病的母亲一起忙里忙外。
“妈妈!我放暑假回来帮您多干点家务活,这学期我又学了好多新知识,以后咱家谁要是有个头疼脑热的,我都能治。您再打针,不用再去医院,我就能给您打了。”赵小云笑着对母亲说,眼中满是自信。母亲看着长大成人的女儿,欣慰不已。
另一边,在承德一中苦读数年的二弟赵小生,结束了高考,也踏上了回乡的路。他身形清瘦,背着旧书包,步伐却坚定有力。一路上,他满心忐忑,脑海里不断回响着自己填报志愿时的决心。到家后,母亲秀兰、大姐小云和老弟小宝,目光齐刷刷地落在他身上。
“小生,你考得咋样啊?”大姐小云率先开口问道,声音里带着几分紧张。
赵小生深吸一口气,脸上露出笑容,一脸自信地,对着妈妈、大姐和老弟回答:
“我感觉考得还不错。为了给家里省点钱,我第一志愿报了河北师大,师范类学校学费全免,吃住也不花钱。我知道咱家不容易,两位姐姐上学中专都要花钱,我上大学的花销,自己想办法解决,实在不行,再让大哥帮衬帮衬。”
夜晚,繁星点点,山娃独自坐在县城自家的院子里,望着夜空出神。这个家,从父亲那一代像“病包”一样的困境,靠着父亲执着地、支持子女们求学,再到自己一路打拼,虽说有了些起色,可如今依旧深陷穷困的泥沼。缺钱!缺钱!就是缺钱!
姊妹们的上学费用花钱、家庭的开销花钱,像两座大山一样,压得他喘不过气来。但望着屋内透出的暖黄灯光,听着妻子脚踏缝纫机“哒哒哒”的响声,和妹妹小可与自己两个女儿的欢声笑语,他又握紧了拳头,暗暗发誓:哪怕风雨再大,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就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明天!一定会更好。。。。。。
1987年的盛夏,炽热的阳光毫无保留地倾洒在山城的每一寸土地上,蝉鸣在繁茂的枝叶间此起彼伏,像是在诉说着这个季节独有的燥热与烦闷。山娃望着窗外郁郁葱葱却又被热浪扭曲了轮廓的景致,心中满是苦涩与无奈。
自上次远赴东北,满心欢喜地以为能挽回父母破碎的婚姻,作废了他们的《离婚证书》,却没料到与父亲赵明彻底闹僵。本想着动用些关系给父亲调工作,好让一家人重新团聚,安稳度日,可父亲临时反悔,调动他工作的事儿也跟着泡了汤。
回来后,赵明便如同人间蒸发,音信全无,父子关系仿佛就此斩断。母亲秀兰和两个年幼的姊妹被困在半壁山老家,只能依靠山娃一人苦苦支撑度日。
三个月来,每一日都是煎熬。微薄的薪水在一家人的吃喝拉撒、母亲的药费以及姊妹的学杂费面前,显得如此杯水车薪。入不敷出的生活,让山娃感觉自己就像在狂风巨浪中漂泊的孤舟,随时都有被吞没的危险。
终于,在8月20日这酷热难耐的一天,山娃咬咬牙,再次拿起了法律的武器,向库都尔镇法庭寄出了母亲的《授权委托书》和饱含心酸与期望的《经济抚养起诉书》。他在起诉书中详细陈述:
母亲患精神病多年,那仓促签下的离婚协议本就无效,附上《离婚无效证明》复印件为证,恳请法庭主持公道。要求父亲赵明自婚姻关系恢复之日起,每月承担15元生活费、5元医药费,毕竟母亲这些年受病魔折磨,太需要安稳的照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