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山娃青年171集(第3页)
她试图缓和一下紧张的气氛,说完自己先“哈哈”的大笑了起来,大家也被她逗得忍俊不禁,随后也都“嘿嘿”的笑起来,屋里的气氛这才稍微轻松了一些。
可争论还是没有结束,大家各执一词,互不相让。赵小生看着眼前热闹又有些混乱的场景,心中五味杂陈。他理解父亲对自己未来的期望,也明白家人都是为了自己好,可他更不想放弃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他在心里默默想着:
“难道兴趣爱好和前途就不能兼顾吗?我真的不想妥协。”
就在大家争得面红耳赤的时候,赵小宝突然站了起来,他双手向下压了压,示意大家安静。等屋里渐渐安静下来,他清了清嗓子,认真地说:“要不这样吧,咱们别再吵了,举手表决,少数服从多数。”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都点了点头,表示同意。于是,一场紧张的表决开始了。赵小花和赵小宝毫不犹豫地举起了手,支持赵小生报考文科,当然,赵小生自己更是同意自己考文科。考文科支持者有三票。
赵小可则紧紧地握着拳头,犹豫了一下,还是跟着父亲举起了手,支持理科。考理科的支持者只有两票。
秀兰看着孩子们,有些不知所措,她的眼神里满是迷茫,最后她只能弃权了。
赵明看着支持文科的人数占了多数,脸色变得有些难看。他张了张嘴,似乎还想说些什么,但最终还是把话咽了回去。他无奈地叹了口气,悻悻的说:
“好吧!根据表决原则,少数服从多数,既然支持考文科占多数,那就依你们吧。”
赵小生听到父亲的话,心中一阵欣喜,他感激地看了看支持自己的家人,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努力学习,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一场家庭会议终于结束了,报考文理科的内战也戛然而止。赵小生带着胜利的喜悦,度过了一个温馨而又难忘的春节。
节后,他告别了家人,返回了承德一中,开启了高三学习的最后之旅。在那片充满希望与挑战的校园里,他怀揣着梦想,努力拼搏,向着自己的目标大步迈进。
1987 年的春节,鞭炮声的余韵还在兴隆县的街巷间缭绕,山娃家却弥漫着一种别样的气氛,那是期盼与忐忑交织的味道。。。。。。
山娃,这个土生土长的山里农民汉子,中专毕业留校后,仍然追求着不断地学习,考取了电大中文专业。调回家乡兴隆县工作以后,利用业余时间,继续学习电大课程,经过三年边工作边学习的努力,取得了电大中文专业的文凭。
自从电大毕业后,整个人都透着股子精气神儿,走路都带风。在他心里,那张电大毕业证可不只是一张纸,那是他带着全家走出大山、迈向新生活的金钥匙。
国家改革开放大潮的到来,重视知识分子新政策的春风,吹到了兴隆县这块老少边穷的土地,像一道光照进了山娃的心坎——政策规定:“知识分子家庭,若妻子是农业户口,孩子十八周岁以下,都能跟着父亲转为非农业户口。”山娃得知这个消息后,连着几宿辗转难眠,心里翻来覆去地算计着,眼睛里闪烁着从未有过的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