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山娃青年170集(第2页)
“吵什么吵?婆媳俩成天吵吵闹闹的,多大点事啊?烦不烦人啊?唉——”
他一边跺跺脚,甩掉鞋上的尘土,一边对着妻子和母亲说着,又一边长叹了一口气。这日子怎么就过得这么揪心呢?他先走向妻子,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放柔了声音劝慰说:
“荣荣!妈妈也是好心啊!你还坐月子呢,别气坏了身子啊!”
然后又转身走向母亲,拉着她的手,低声劝道:
“妈!荣荣刚生完孩子,正在坐月子,心情可能不太好。不喝就不喝吧,以后别再给她打茶汤喝了,不是您生小孩儿那个年代了,就知道喝茶汤。现在补充营养的食品可多了,您别跟她一般见识啊!”
一个月就在这吵吵嚷嚷、磕磕绊绊中匆匆而过。转眼间过了满月,到了腊月,兴隆山城的雪一场接着一场地下,像是老天爷也在为这个家的琐碎家务事哀愁添几分凄清。
在婆媳的争吵与生活的重压之下,山娃妈的病情愈发严重。她时而眼神儿直勾勾的望着虚空,对周围的一切都失去了反应;时而又情绪激动,有时自言自语,叨叨姑姑;有时又大喊大叫,骂骂咧咧,整个人陷入一种癫狂的状态。山娃看着母亲痛苦的模样,心疼不已,心急如焚,决定带母亲前往北京安定精神病医院寻求治疗。
在一路的列车上,山娃紧紧地握着母亲的手,眼神中满是担忧与焦急。窗外的景色如幻灯片般快速闪过,但他却无心欣赏。他满脑子想的都是母亲的病情,心中默默祈祷着能在医院找到有效的治疗方法,让母亲能恢复往日的平静与安宁。
抵达北京安定医院后,山娃被医院里嘈杂的人声和忙碌的身影包围。他搀扶着母亲,在各个科室之间穿梭,询问、挂号、排队,每一个步骤都让他感到疲惫不堪,但他没有丝毫怨言。这里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精神病患者,他们的脸上都带着相似的病症痛苦与无助的迷茫,山娃看着这些人,更加深切地体会到精神疾病给人们带来的折磨。
等待就诊的过程中,山娃望着母亲,心中五味杂陈。他想起小时候母亲对自己的疼爱,那些温暖的回忆如今却成了他心中的刺痛。他自责自己没有照顾好母亲,没有处理好婆媳之间的关系,才让母亲的病情加重。
母亲坐在一旁,眼神呆滞,偶尔会喃喃自语,山娃凑近去听,却只能听到一些模糊不清的话语,那是母亲混乱思维的体现,让他的眼眶忍不住湿润起来。
终于轮到他们就诊,山娃急忙扶着母亲走进诊室。医生是一位经验很丰富的精神科专家,他耐心地询问着母亲的症状、病史,山娃在一旁详细地回答说:
“我的妈妈还是在我出生时就得了产后抑郁症,没有及时治疗。在1983年我亲自带她去了遵化大刘庄精神病院住院治疗一个多月,因为抗拒吃药,还过了电针呢。出院后好过一段时间,因为父亲长期与母亲常年两地分居,感情不好,再加上婆媳之间经常闹矛盾,生气打架。所以,最近复发越来越严重。”
山娃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向专家大夫回忆着妈妈的过去。医生听完后,看着病历,斟酌许久后,又对母亲进行了一系列专业的检查,最后给出了治疗方案。他建议使用一种新型的抗精神病药物,开了新药“氟奋乃静葵酸酯注射液”,告知每周肌肉注射一针,无需口服,能免去病人抗拒吃药的麻烦。山娃在医院看着护士给母亲打上一针,又买了一盒十针的药量,配上抗药针副作用的安坦片,每日两次每次吃两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