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提前出现的仲氏天子(第3页)

 当然,剩下的这些倒也不能算是少了。

 作者菌先捡几个没怎么在本书中叙述过的说一说。

 先说这士燮,据一州之地,自190年开始,便盘踞交州,躲避那中原战乱了。

 哪怕是说上一句士燮是交州土皇帝,那都丝毫不为过!

 这位,也是个能人来着。

 当士燮听见袁术建号立国之后,不屑的冷哼一声,旋即便将那竹简扔到了一边。

 “不知死活的袁公路,早晚有一难啊!”

 谁不知道中原大神多?区区一个袁公路,能在中原搞出什么大活儿?

 再说刘璋,此人为刘焉之子。

 没错,就是那个废史立牧,可得一方安定的刘焉。

 也就是死得早了,不然单单凭借益州,此人也未必不能参与到后面的三国鼎立!

 只是,他这个儿子,就有些不如刘焉了,更别说,益州内部还有个传教的,刘璋一时半会也对袁术没什么兴趣。

 反正他袁术又不可能打进来!

 还不如想办法收拾张鲁那个传教的呢!

 冀州。

 “哼!袁公路啊袁公路,你还当真是不知死活!冢中枯骨一般的东西!”

 袁绍骂骂咧咧的将竹简摔到地上,显然,他跟袁术不对付。

 袁术乃袁逢嫡子,自诩身份正统,轻视袁绍的庶子出身,呃,反正他倒是经常骂袁绍‘尔婢母养也。’还曾公开嘲讽袁绍为家奴。

 这关系好是不可能好的。

 可袁绍虽出身受争议,但凭借个人能力与声望(如“折节下士”招揽人才),逐渐成为关东诸侯盟主,甚至被推举为讨伐董卓的联军首领。袁术对此不满,认为袁绍僭越了嫡系权威。

 你瞧瞧,这出门在外的身份还都是自己给的,无论什么年代,都得会‘包装’啊!毫无疑问,袁绍深谙此道。

 所以,这俩人关系要是能好了,那才叫稀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