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火商到战争之王耗子爱吃鸡腿

第九百九十九章 军火交易的内核(第3页)

    所谓的“保护费'核心利益,就是老美的军火集团只要接受了这份合同,他们就要充当保护伞,保障沙阿王室不会遭遇美利坚主导的颜色革命...</p>

    付钱的人不能死,不然后续谁来履行这份合约?</p>

    这跟卡塔尔利用世界杯的规划,拉大资本入局是一个意思。</p>

    你想要赚我的钱,就要在不损伤自己利益的情况下保证我的安全。</p>

    这就是典型的购买力衍生出来的权利和安全!</p>

    想要将购买力最大化,这钱就不能一次性给出去。</p>

    不要用钱去考验其他人的底线,这在世界上任何地方任何阶层都是真理。</p>

    因为如果毁约能够得到更多,那么花钱的人最后一定会吃双倍的亏。</p>

    这方面大俄绝对是不做人的典范,所以他们的国际信誉才会那么差。</p>

    所以埃里克的大收获号称2000亿,但是沙阿和卡塔尔前期实付只有20亿,就这点钱还需要等细节协商到位之后才会给出去。</p>

    等到军火集团按照自身的能力,内部协调好了份额并且得到贸易部的批准,才会跟两家敲定详细合同,然后才是真正的支付定金的环节。</p>

    国际军火交易的定金远没有外界想象的那么高,20%甚至5%都是正常现象。</p>

    原因前面说过了,给的太多容易引发贪婪。</p>

    阿联酋就是典型的例子,他们倒是实诚,用高额的溢价订购的f—35交货期遥遥无期,很可能就打水漂了。</p>

    这种“不交付'的情况,在世界范围内极其普遍.</p>

    有的是因为卖家确实想赖账.</p>

    比如老美贸易部有时候会跳出来,说不能出售某些武器给某些国家,需要经过细致的评估之后再决定能否出售。</p>

    这一拖有可能就是十年!</p>

    有的是因为买家达到了目的,用军火采购买到了安全期,事后根本就不想付尾款提货。最典型的就是罗马尼亚撕毁了跟法兰西海军集团的“追风级'护卫舰订单。</p>

    因为前期法兰西拿钱干活,对大俄的威胁和谴责到位了,加上大俄的黑海舰队表现的实在不给力,罗马尼亚觉得为了防备他们,花大钱养护两艘导弹护卫舰不划算,所以干脆毁约了。</p>

    这种“买空卖空',有时候非常的操蛋!</p>

    所以现实就是国际军火市场的生意很难做,这才有了法兰西海军集团找上乔老板要合作,米高扬设计局全力投入的结果。</p>

    但是让乔老板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事情的发展会超过他的预估.</p>

    他原本只想着拉欧洲的大厂家入局,目标对准了类似意大利、法兰西的军火公司。</p>

    这两家的军火工业都挺发达的,只要能腾出一部分订单,就能让他们把自家的好玩意儿赞助过来,同时把舰队摆在也门外海。</p>

    但是乔梁和加米分别一个电话打过来之后,乔老板才反应过来,自己好像还是小看了订单的吸引力!</p>